淋巴肉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耐药新机制
TUhjnbcbe - 2023/12/28 14:00:0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是具有侵袭性与高度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基因表达谱,DLBCL可被分为活化B细胞样的(activatedBcell-like,ABC)、生发中心B细胞样的(germinalcenterBcell-lie)以及未分类的(unclassified)DLBCL。在经过标准R-CHOP治疗之后,仍有大约40%的难治或复发患者,因此,深入研究DLBCL耐药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PROTAC)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治疗肿瘤方面的成功应用,展示了靶向蛋白的泛素化与降解通路的治疗潜力。因此,系统地研究E3泛素化连接酶(E3ubiquitinligase)及其底物(substrate)对DLBCL耐药性的调控具有很大价值。

近日,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LucaBusino教授团队在Blood上发表题为DLBCLassociatedNOTCH2mutationsescapeubiquitin-dependentdegradationandpromotechemo-resistance的文章,通过针对CULLIN-RINGE3泛素连接酶文库的CRISPR/Cas9筛选、蛋白组学与转录组学,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KLHL6基因的失活及其底物NOTCH2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gain-of-functionmutations)促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耐药的分子机制。

首先,作者构建了具有高效基因编辑能力的DLBCL-Cas9细胞系,用其进行针对CULLIN-RINGE3泛素连接酶文库的CRISPR/Cas9筛选,并用CHOP中的关键组分doxorubicin来处理细胞,作者发现在药物处理组,有17个基因的sgRNA被富集,其中KLHL6基因在DLBCL中有较多的功能缺失性突变(loss-of-functionmutation),因此,作者聚焦于研究KLHL6的失活调控DLBCL耐药的分子机制。作者构建了敲除了KLHL6的两个ABC-DLBCL和两个GCB-DLBCL细胞系,体外细胞培养试验显示敲除了KLHL6的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肿瘤异种移植试验(tumorxenotransplantation)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敲除了KLHL6的肿瘤在经过CHOP处理后更早地复发。

接下来作者通过蛋白组学研究,鉴定了跨膜的NOTCH2是KLHL6的底物。为了验证跨膜的NOTCH2是KLHL6的底物,作者在敲除了KLHL6的两个ABC-DLBCL和两个GCB-DLBCL的细胞系中发现了KLHL6的敲除导致了跨膜的NOTCH2蛋白水平显著上调,而对于NOTCH2前体没有影响。环己酰亚胺追踪试验(cycloheximidechaseassay)显示KLHL6的敲除导致了跨膜的NOTCH2的半衰期显著增加。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NOTCH2是KLHL6的底物,作者使用了NOTCH2的荧光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来进行分析,发现KLHL6的敲除造成了细胞膜的NOTCH2的蛋白水平明显上调。

既然跨膜的NOTCH2是KLHL6的底物,那么KLHL6的缺失所造成的耐药性是否依赖于跨膜的NOTCH2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作者构建了KLHL6与NOTCH2的单基因敲除以及双基因敲除的细胞系,并进行了肿瘤异种移植试验,结果表明KLHL6缺失的肿瘤更早复发的表型被NOTCH2的缺失所逆转。转录组测序以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SetEnrichmentAnalysis,GSEA)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LHL6缺失的肿瘤中MYC激活的靶基因存在显著性富集,但这一调控被NOTCH2的缺失所逆转。

在DLBCL患者中,NOTCH2存在频率较高的突变,而且绝大多数突变位于NOTCH2蛋白的C端结构域,其中包含有导致NOTCH2蛋白被截短的无义突变(nonsensemutation),接下来的问题是,NOTCH2的无义突变是否会通过丢失KLHL6降解子(degron)从而增加其蛋白稳定性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作者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方法发现KLHL6结合在NOTCH2的C端结构域,且该结合位点不同于之前已报道的E3泛素连接酶FBXW7在NOTCH2上的结合位点。作者通过构建稳定表达DLBCL相关的NOTCH2突变体的细胞系,发现了与野生型NOTCH2相比,缺失了FBXW7降解子的跨膜NOTCH2突变体(R*)的蛋白稳定性有所增加,而同时缺失了KLHL6和FBXW7降解子的跨膜NOTCH2突变体(Q*)的蛋白稳定性显著增加。为了进一步研究NOTCH2突变体的功能,作者进行了肿瘤异种移植试验,结果显示表达跨膜NOTCH2突变体(Q*)的肿瘤最早复发,其次是表达跨膜NOTCH2突变体(R*)的肿瘤。转录组测序以及GSEA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表达跨膜NOTCH2突变体(Q*)的肿瘤中KRAS激活的基因与P53抑制的基因存在显著性富集。作者进一步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IP-seq)揭示了NOTCH2突变体(Q*)可以促进更多的转录因子RBP-J结合在KRAS等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并增强其转录。

为了研究KLHL6和NOTCH2突变的临床相关性,作者通过文献检索以及对数据库的分析,发现与经过R-CHOP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相比,药物治疗早期失败的患者中富集了KLHL6和NOTCH2的突变;而携带有同时缺失KLHL6和FBXW7降解子的NOTCH2突变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地少于携带野生型NOTCH2的患者。为了寻找新的治疗手段,作者对-分泌酶的抑制剂与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进行了筛选,并用肿瘤异种移植试验证明了已经处于临床3期的-分泌酶抑制剂nirogacestat与AKT抑制剂ipatasertib的联用能够有效抑制对CHOP耐药的DLBCL的肿瘤生长。

综上所述,该研究工作鉴定了NOTCH2的一个新颖的E3泛素连接酶KLHL6,并揭示了KLHL6的功能缺失性突变与NOTCH2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促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耐药的分子机制,并启发了将-分泌酶抑制剂nirogacestat与AKT抑制剂ipatasertib联用的新的治疗手段。

原文连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耐药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