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易伤阳气。阳气虚弱,失于温煦推动之力,人体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则阳虚阴寒之病遂生。
古代由此诞生了阴疽之病名。
所谓阴疽,阴是指寒湿、痰淤。疽,是指气血为*邪所阻滞,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疮。
阴疽,即是由“寒湿”和“痰瘀”侵附于肌肉、筋骨、血脉之中,以致寒凝痰滞,腠理闭塞,经脉被阻,血瘀*聚而成的疮肿、*疮等。
分为流注、鹤膝、乳岩、瘰疬、瘿瘤等多种病型。
1、肿而不坚,痛而难忍的,是流注。
流注是以发生在肌肉深部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为表现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其特点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之象。
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髂窝部脓肿。
病由正气不足,邪气壅堵阻滞,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导致。
2、肿而坚硬微痛的,是鹤膝风等症型。
膝关节肿大,象仙鹤的膝部。故名鹤膝风。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消瘦为特征。
相当于西医的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关节内各种原因引起的滑膜发炎、也就是骨膜炎,以及其他以关节肿大、积水、变形为特征的关节疾病。
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节所致。
3、坚硬如核、初起不痛的,是乳岩,是瘰疬。
乳岩即现代乳腺岩。瘰疬又称老鼠疮,是主要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皮肉间可摸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现代称淋巴结核等。
4、不痛而坚、形大如拳的,名恶核、失荣。
恶核是指核生于肉中,形如豆或梅李,推之可动,患处疼痛,发热恶寒。
失荣是以颈部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失去荣华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颈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颈部淋巴转移,如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及鼻咽癌、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腮腺癌等。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属古代外科四大绝症之一。
病因为脾失运化,水湿内停,聚而为痰;肝失条达,郁而化火所致。
5、不痛不坚,软而渐大者,瘿瘤也。
瘿瘤又称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的头颈外科疾病。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2~4倍。甲状腺肿物良性者多见,恶性者少见。
发于肌肤而坚硬如石者,为石疽。
多为生于颈项、腰胯或腿股间之肿块。其形如桃李或鸡卵,皮色如常,由小渐大,难消难溃,一溃烂便难好。
此症多因寒凝气滞所致。若向内溃烂,多成危证。亦有化脓而转为阳证的,较易痊愈。
上面这些症候,往往伴有全身虚寒症状,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体倦乏力等。以舌苔淡白,脉沉细或迟细为辨证。
如患处表现为疼痛还好,易消散,如果重按它都没有反应,没有痛感,而且很坚固的,便是*根已深,要想消除它已经很不容易了,治疗上刻不容缓。
《*帝内经》曰:“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
故治阴疽大法,无外温补和阳,散寒通滞;或化痰祛湿,祛瘀通络,使阳回阴消,或阴证转阳。
阳和汤,出自清代医家王德维所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治阴疽之祖方,世有“阴疽活命丹”之称。
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以收阴寒散、阳气和之效,使阴疽速愈。
因其组方严谨,配方精当,受到医家们的重视,沿用于治疗一切阴证外科疾患。
阳和汤组成:
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1.5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1.5g,生甘草3g
本方补血与温阳药物合用,辛散温通与味厚滋腻之品合用,起到补中寓散、寓通,而无壅滞滋腻之弊之效。
故而药物基本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温补营血药,即熟地、鹿角胶。
第二类是辛散温行药,即肉桂、姜炭、麻*、白芥子。
方中重用熟地味厚滋腻,以温补血气。配伍温肾壮阳,益精养血,暖筋骨的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壮阳、强壮筋骨。
两药合用,既养血,又补阳,为全方打好基础。
姜炭苦温,能入身体深处温经散寒。
肉桂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散寒。
两药合用,温通经脉,破阴回阳。暖意一点点袭来。
麻*散寒宣通,让阳气进入体内祛邪。白芥子辛温,喜欢到处行动,搜索剔除皮里膜外之邪浊,消痰散结。二药可助姜、桂散寒凝。
麻、芥、姜、桂之温通,可制熟地、鹿角胶之滋腻,使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最后再加一味生甘草,解*作调和。
由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如自然界中阳光普照,寒凝顿消,阴霾四散,阴平阳和,万物茂盛而向荣。体内的各种阴寒之病也得以消除。
近代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阳和汤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及其他如肿瘤、慢性溃疡、骨髓炎、窦道瘘管、甲状腺结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许多难治性疑难杂症。只要辨证得当,往往收到奇效。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
医案:
我的妈妈年7月初告诉我,她的右小腿肿的厉害,小腿有大腿那么粗,皮肤都发亮了。上面出现了好些乌斑,乌斑下是脓包。也就是脓长在肉里,不痛不痒。乡下有经验的医生告诉她,此病非常严重,若不及时治疗,轻则截肢,重则危及生命。
我知道妈妈从16岁起,右小腿就肿了,到现在已经44年了。那是当年血吸虫留下的祸患,只是从来没有出什么问题,所以大家都没有注意。我知道如果让西医来治,是把人往死里整,只有中医才能治好。可是现在温病派当道,到处是温病派的医生,他们不管是什么病,都是清火消炎。我妈妈是一派寒症,叫他们来治,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我决心把妈妈接到长沙来治。她到我身边,我放心,也能稍尽孝道。
我遍查手头的资料,尤其是郑钦安祖师的三本书,也上了网,知道我妈妈得了阴疽,是一种阴*,很难治。王洪绪说,此病最好用阳和汤来治。郑庆安则把此病从初起到阴盛到收功,各个环节都考虑到了。有了这两位先贤的理方法度,我心里就不怕了。
7月12号,我带着妈妈来到中医研究院附院,找到朱中骥教授。待他切诊完毕,我就问,是不是阴疽?教授说是。我问这个病是不是最好用阳和汤?当时旁边的一个医生惊奇的问我是不是学中医的。后来教授给开了阳和汤复方,吃6付,花了多块。
按照郑庆安的方法,我在这个方子里,加上了桂枝倍桂加香附、麦芽、炮附子(60克),主要考虑到妈妈岁数大,病状又是一派寒凉,如果不用温药,病会好的很慢。其实妈妈在县城已经开了6付中药,还有4付没吃,我一看里面的药材全是寒凉之品,肯定是温病派的医生开的,全部丢掉了。
第一付药妈妈吃了没感觉,我就知道附子下了没问题。从第二服药开始,我把炮附子改为克,一直到吃完这六付药。
7月16号,妈妈告诉我,这几天晚上上厕所次数多,今天突然发现肿消了80%,仅剩下脚踝处还有点肿,皮肤里面的脓肿也消了70%。她对中医的信心很足,对我也有信心了。后面6付秉承效不更方的原则,主方一直是阳和汤,我则给妈妈下了大回阳饮,大补元阳,里面有生附20克,炮附克,肉桂20克。
到7月24号,妈妈感觉最近皮肤里的包块慢慢变小了,还是脚踝那里比较粗。卧床腿就没有问题,多走路的话,晚上右小腿踝部还是肿大,早上的时候会消下去一点,但是效果不明显。医生再开6付,还是阳和汤为主,但是去掉了里面的麻*。我还是开大回阳饮,重用附子。
到了7月30号,医生发现,脚踝比以前肿的还粗些,才知道麻*去不得。又是6付,又是以阳和汤为主。我感觉妈妈快好了,就想调节她的脾胃,于是改开了附子理中汤收功,其中炮附子克,生附子25克。这个方子一直吃到8月25号。
8月6号,又开了6付药。
8月15号,妈妈离开长沙回家乡。她呆不住了。我要上班,没有多少时间陪她。小孩跟着媳妇回东北去了,妈妈只好去捡塑料瓶子打发时间。还惦记她种的苞米,惦记那几只小鸡。妹妹也来看妈妈,住了两天就走了。
8月23号,就是写这篇微博的日子。妈妈早上很开心的告诉我,她的右腿完全好了,变得和左腿一样健康匀称了。44年的肿腿,今天终于彻底好了!
我把消息告诉好友王东,他是针灸医生,他说,中医除了外科失传,内科绝对是人类的希望。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用错的药。我深以为然。前几天嫂子电话说自己胸闷、胃口差,我就给开了理中汤(重用干姜)和枳实、薤白、厚朴加桂枝。吃了6天,症状消失。中医真的是无所不能。倪海厦老师说得好,西医是个骗子。西药吃得越多,死得越快。
通过这些事,我觉得中医太神奇了。我会用所有的精力,学习中医,将来一定要为我的亲戚朋友解除病痛。并且传播中医。
如您喜爱本文,请转发给更多朋友。
看完了还不过瘾?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