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肿瘤,即0~14岁儿童检出的肿瘤。与成人肿瘤不同,儿童肿瘤进展极快,从一期发展到四期最快只要3个月。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三类肿瘤高发
儿童肿瘤发病有规律可循,3岁左右是各种母细胞瘤的发病高峰;6岁后进入相对安全期,但12~14岁是骨肉瘤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高峰期。数据显示,男孩肿瘤发病明显高于女孩,常见的小儿肿瘤有白血病、脑/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等。白血病。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早期仅仅表现为无力、疲倦、胃口差、不活泼、贫血等一般症状,容易被家长忽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和重度贫血,体格检查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脑/神经系统肿瘤。脑/神经系统肿瘤所引起的症状有两大类,第一类是肿瘤在颅内占有一定的体积,而且不断长大,使颅内压增高而出现的症状,如不断加剧的头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时更厉害。如果囟门还没有闭合,可出现头围增大、囟门饱满;反复呕吐,早晨更为严重;烦躁不安,易哭闹,情绪不稳定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第二类是肿瘤压迫神经组织而出现的症状,如小脑肿瘤可表现为走路时步态不稳,容易跌倒或倒向一侧;手的动作粗笨、不协调,发声不清;有的肿瘤还可出现抽搐、四肢瘫痪、斜视、复视、吞咽困难等症状。
淋巴瘤。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虽然可以有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以表现为其他系统受累或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目前研究认为,儿童患肿瘤的原因分为两方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因此,为了造福下一代,年轻父母应从备孕阶段、怀孕期间、孩子出生后等重点阶段做好防护。父母不吸烟,不酗酒,不进食霉烂变质的食物;合理补充叶酸;可结合家族病史做孕前检查;孕期准妈妈应避免接触放射线等。需要重点提醒的是,室内空气污染是小儿肿瘤重要的致病因素,新房装修可检测出20多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甲醛、苯、氡这些气体会诱发白血病。因此,家中若有小宝宝,最好不要装修,或装修后通风一段时间再入住。
可疑症状要重视
“难发现、易耽误”是儿童肿瘤的特点,一旦发现有以下可疑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并明确诊断。
淋巴结肿大、纵膈肿块。需重点考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等。
头痛、晨起呕吐、视野受损、局部麻痹。需重点考虑脑瘤,要排除偏头痛,如有发热,多为感染性疾病,可见于脑膜炎。
出血、瘀斑、面色苍白、白细胞低下。需重点考虑白血病,要排除凝血异常,血小板异常和骨髓衰竭等非肿瘤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消瘦、多汗。需重点考虑淋巴瘤、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等,要排除感染的可能。
腹胀。需重点考虑肾母细胞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要排除营养不良、肾囊肿、肠梗阻、肝脾肿大等。
白瞳、眼球前凸、眼睛疼。需重点考虑视网膜母细胞瘤,要排除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发育异常等非肿瘤眼球疾病。
学会一套自查法
小儿肿瘤虽然进展快,但也有“慈善”的一面,其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且与成人在病理类型、发病组织、治疗原则、化疗敏感程度和自然消退倾向上比较具有一定特殊性,治愈率较高。因此,家长应做好“守门人”的角色,学会早期发现,对挽救孩子至关重要。这里给大家提供一套自查方法。当孩子有不适或可疑症状时,父母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自查,主要顺序可按头颈上肢,前身下肢,后身会阴顺序进行。
头颈上肢。双手摸颈前及两侧,注意皮下是否有软硬不平的肿物;摸肩部锁骨上下窝及腋窝,注意是否有淋巴结;顺手捋一下双臂,注意两侧是否对称,有无肿物、畸形或疼痛。
前身下肢。具体包括摸前侧面全部,摸腹股沟;摸大腿内侧,摸全足及趾。
后身会阴。抚摸后背从肩胛到臀沟,注意两侧是否对称、皮肤平软有弹性;看尾骨与肛门有无异常,比如肿物、黑红斑块、毛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