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妇产科学彩色笔记第16节章女性生殖器官肿
TUhjnbcbe - 2021/6/13 11:35:00
█第16章: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一、外阴癌

1.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2.好发部位:大阴唇,多见于60岁以上妇女。

3.典型临床表现:夜间顽固性外阴瘙痒、菜花样赘生物。

4.分期:

0期 原位癌(浸润前癌)基底膜完整。

Ⅰ期 肿瘤局限于外阴和(或)会阴,肿瘤最大径线≤2cm。

Ⅱ期 肿瘤局限于外阴部和(或)会阴,最大径线>2cm。

Ⅲ期 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尿道、阴道、肛门和(或)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Ⅳ期肿瘤远处有转移。

处理手术治疗。

●注:除了葡萄胎和绒癌首选化疗,无性细胞癌首选放疗外,其它都手术。

二、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

一、分类:根据子宫肌瘤的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90%)和宫颈肌瘤。按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下列三种:

1.肌壁间肌瘤(最常见)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二、变性:肌瘤失去原有典型结构称肌瘤变性。

1.玻璃样(透明样)变:最常见

2.囊性变

3.(常考)红色变:多发生在妊娠期或产褥期(子宫肌瘤病人在妊娠期或产褥期突然出现急腹症表现),肌瘤剖面呈暗红色,质软,腥臭味。

注:产褥期子宫肌瘤红色变需与产褥感染相鉴别:产褥感染有恶露。

三、临床表现

1.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取决于肌瘤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继发性改变等因素,与肿瘤数目关系不大。肌瘤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可从腹部触及。

2.月经改变: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对月经影响不大)。●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周期不变,严重时致贫血。

需与功血相鉴别:功血经期不规则;子宫肌瘤周期不变。

四、处理

1.肌瘤较小、无症状者随访观察,常用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

2.雄激素:拮抗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萎缩,用丙酸睾酮25mg肌肉注射,每5日1次,月经来潮时每日1次。●每月总剂量不超过mg(必记)。

3.手术指征:子宫超过10周妊娠大小,有慢性失血的手术治疗

(1)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用肌瘤切除术。

(2)肌瘤多而大,症状明显,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

五、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1.较大肌瘤可影响胎儿下降导致梗阻性难产。

2.红色变经保守治疗几乎均能缓解,无效者行手术治疗。

注意:子宫腺肌病可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史,子宫多呈均匀增大。

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

█三、宫颈癌(考3分左右)

一、病因:我国最常见,与●人乳头瘤病*(HPV)16、18等亚型感染有关。

二、组织发生及病理(鳞状细胞癌外生型最常见)

1.宫颈癌好发部位:宫颈原始鳞柱交界和生理性鳞柱交界之间所形成的区域称移行带区(即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移行处)

2.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的两种方式:

(1)鳞状上皮化:柱状上皮从表面向下覆盖鳞状上皮,是宫颈糜烂的愈合过程,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癌前病变。

(2)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从基底部向上取代鳞状上皮,是癌前病变。

3.病理(分2种):

(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属于癌前病变,经过5-10年会发展为浸润癌):在一些致病因素刺激下,可发生细胞异型性及组织异型性改变,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为3级:

CIN1:宫颈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

CIN2:宫颈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局限于上皮层的下2/3

●CIN3:包括宫颈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2)宫颈浸润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突破基底层向间质浸润,称为宫颈浸润癌。分为微小浸润癌和浸润癌:

①微小浸润癌(早期浸润性宫颈癌):肉眼看不到,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深度不超过5mm,宽度不超过7mm。

②宫颈浸润癌: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变为宫颈浸润癌需要5~10年。

三、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最常见,其次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极少见。

四、临床分期(考点,必考1分)

●记忆歌诀:

一期宫颈累,A1深度3、A2深度5、B1直径4

二期未达盆,阴上来受累,2B旁浸润

三期肾盆累,3B达盆壁

四期肠受累,4B远处移

0期:原位癌不破坏基底膜

Ⅰ期:癌灶局限于宫颈(包括累及宫体)一期宫颈累

ⅠA 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浸润癌

ⅠA1 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A1深度3

ⅠA2 间质浸润深度>3mm≤5mm,宽度≤7mmA2深度5

ⅠB 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显微镜下可见病变>ⅠA2

ⅠB1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cmB1直径4

ⅠB2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cm

Ⅱ期:癌灶已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二期未达盆,阴上来受累

ⅡA 无宫旁浸润

●分界线:决定治疗方案,ⅡB期以后不选择手术治疗

ⅡB 有宫旁浸润2B旁浸润Ⅲ期:癌灶扩散至盆壁和(或)累及阴道已达下1/3,或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非癌所致者除外)三期肾盆累

ⅢA 癌累及阴道,已达阴道下1/3,但未达盆壁

ⅢB 癌浸润宫旁,已达盆壁(冰冻骨盆),或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3B达盆壁Ⅳ期: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四期肠受累

ⅣA 癌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

ⅣB 有远处转移4B远处移

五、临床表现

●接触性出血(特征性表现,做题时只要一见到接触性出血就可诊断宫颈癌)多数宫颈浸润癌患者常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有腥臭,合并感染后有米汤样恶臭阴道分泌物。

六、诊断:●注意区别筛查或确诊

1.筛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2.确诊:活组织检查。

●七、治疗(考点)

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CIN1:定期随访观察;

CIN2-3:子宫全切术;有生育要求者宫颈锥切术。

2.宫颈浸润癌:

IA期:有生育要求者,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无生育要求者,子宫切除。

IB、ⅡA期: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

ⅡB、Ⅲ、Ⅳ期:放疗或化疗。

四、子宫内膜癌

多见于老年妇女(外国最常见)。

一、病因

1.雌激素刺激有关:如口服避孕药;不孕症;无排卵性功血等。

2.体质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3.遗传因素:林奇(Lynch)综合征。

二、癌前病变: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分为Ⅰ、Ⅱ、Ⅲ级(和宫颈癌一样)。

三、病理:子宫内膜癌分为以下类型:●内膜样腺癌(最常见)、黏液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鳞癌、未分化癌和混合型等。

四、转移途径: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主要),晚期可出现血行转移。

注意:绒毛膜癌主要转移途径为血行转移。

五、分期

●记忆歌诀:

一期宫体累,1B肌深半

二期宫颈累,A腺B间质

三期局部转,浆膜附件A,扩散阴道B,盆腔腹主C

四期远处移

I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一期宫体累

IA 无肌层浸润肿瘤或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IB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1B肌深半

Ⅱ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未超出子宫二期宫颈累

ⅡA 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A腺

ⅡB 宫颈间质受累B间质

Ⅲ期:局部和(或)区域转移三期局部转

ⅢA 肿瘤浸润至浆膜和(或)附件,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浆膜附件A

ⅢB 肿瘤扩散至阴道扩散阴道B

ⅢC 肿瘤转移至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盆腔腹主C

Ⅳ期四期远处移

ⅣA 肿瘤浸润膀胱和(或)直肠黏膜

ⅣB 远处转移(不包括阴道、盆腔腹膜、附件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但包括腹腔内其他淋巴结转移)

六、临床表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特征性表现)。

七、诊断

1.首选:超声检查

2.确诊:分段诊刮(最常用最有价值)+子宫内膜活检

注:分段诊刮:两个刮勺

第一个刮勺刮宫颈:有癌细胞,提示宫颈癌;

第二个刮勺刮子宫内膜:有癌细胞,提示子宫内膜癌;

两个刮勺都有癌细胞:子宫内膜癌转移到宫颈(Ⅱ期)。

八、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Ⅰ期:筋膜外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加或不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Ⅱ期:改良广泛性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

晚期及复发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大剂量孕激素治疗(6个月)。

五、卵巢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

一、组织学分类及分级

1.组织学分类

(1)上皮性肿瘤(最常见):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

①浆液性:向输卵管方向转移。

②黏液性:向宫颈粘膜方向转移。

③子宫内膜样肿瘤:向子宫内膜方向转移。

(2)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胚胎性腺的原始生殖细胞(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如无性细胞瘤、畸胎瘤、内胚窦瘤、绒毛膜癌(●只要出现胎、胚、绒毛、无性,就是生殖细胞肿瘤)。

(3)性索间质肿瘤:如颗粒细胞瘤(易引起子宫内膜增生)。

(4)转移性肿瘤:如库肯博格瘤(由胃癌种植转移)。

二、转移途径:直接蔓延和腹腔种植、淋巴转移。横膈为转移好发部位,尤其右膈下淋巴从密集,最易受侵犯。

三、病理

1.卵巢上皮性肿瘤:好发于50-60岁妇女。

(1)浆液性囊腺瘤:

①浆液性囊腺瘤是良性,多为单侧。

②●浆液性囊腺癌(●卵巢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双侧。

(2)黏液性囊腺瘤:良性,多为单侧,体积巨大。多房,充满胶冻样黏液。

(3)卵巢内膜样肿瘤:少见,常并发子宫内膜癌。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前的发生率占60%~90%。

●(1)畸胎瘤:

①成熟畸胎瘤(皮样囊肿):最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好发于20-40岁女性。

②高度特异性畸胎瘤:如卵巢甲状腺肿可以分泌甲状腺素,引起甲亢。

③未成熟畸胎瘤:恶性肿瘤,可出现●恶性程度逆转现象。好发于11-19岁女性。

(2)无性细胞瘤:中度恶性,●对放疗特别敏感,无需手术。

●扩展:无性细胞瘤:放疗;

小细胞肺癌:放疗;

绒癌:化疗;

高泌乳素瘤:溴隐亭。

(3)卵巢卵*囊瘤(内胚窦瘤):高度恶性,预后差。患者血清●AFP浓度较高,是诊断及治疗监护的重要标志物。好发于儿童、年轻妇女。

注:内科查AFP:肝癌

产科查AFP:胎儿神经管畸型

妇科查AFP:内胚窦瘤

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1)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恶性不高):●分泌大量雌激素,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长期增生可导致腺癌。镜下细胞核呈咖啡豆样,可见Call-Exner小体。

●(2)纤维瘤(梅格斯Meigs综合征):出现胸腹水。

4.卵巢转移性肿瘤:库肯伯格瘤为转移性腺癌,镜下可见印戒细胞。

四、诊断

1.首选:B超。

2.肿瘤标志物:

●CA(上皮性卵巢癌)对浆液性腺癌敏感性较高,可用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

AFP(内胚窦瘤即卵*囊瘤);

雌激素(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

雄激素(支持-间质细胞瘤);

睾酮(睾丸母细胞瘤);

hCG(原发性卵巢绒癌);

CEA(肠癌)。

五、并发症: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四大并发症。

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常发生于皮样囊肿,多在体位改变时发生,典型症状是突发一侧下腹剧痛,妇科检查触及肿物张力大,压痛,尤以瘤蒂部压痛明显。尽快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

六、治疗初次治疗手术为主。

1.手术:●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其他肿瘤都选择手术。

2.化疗:IA期、分化I级患者不需要化疗,其他患者均需化疗。早期患者3-6个月;晚期患者6-8个月。

(1)●卵巢上皮性癌对化疗敏感:铂类+紫杉醇为一线化疗标准。

(2)恶性生殖细胞肿瘤:BE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EP:依托泊苷+顺铂;VIP:顺铂+长春碱+异环磷酰胺。

3.黏液性肿瘤(不存在CA)应行阑尾切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妇产科学彩色笔记第16节章女性生殖器官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