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朱佳医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
病例简介
1.基本情况:
廖某,男,15岁。发现腹腔、盆腔多发肿块1月余。年7月29日入院。
2.既往史:
年因腹痛,医院诊治,发现腹腔肿物,于年11月28日行腹腔镜探查中转开腹腹腔肿物切除术,病理:腹腔炎性假瘤。
3.现病史:
-6月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腹泻,每日大便约10-20次,呈水样便,伴腹胀。医院CT:中下腹及盆腔多发肿物;肿物穿刺活检: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7-27入本院泌尿外科,胸片: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行胸腔穿刺引流及置管术。-7-29转入儿童肿瘤科。
3.体格检查:
三凹征(+),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中下腹部可扪及一约6cm*5cm大小肿物,质硬,肝脾无肿大,肛周有赘生物,肛周有鲜血渗出。
4.辅助检查:
-7-27胸片:右中下肺野见大片致密影。
-7-23本院病理: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ALK(+)SMA(+)HHF35少数(+)Desmin(部分+)Myogenin(-)h-CD(-)S(-)Bcl-2(-)CD(-)。
分子检查:ALK基因易位FISH检测阳性。
5.诊断:
腹、盆腔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Ⅳ期)
6.治疗及转归:
入院情况及初始处理:患儿入院后有气促、烦躁不安,里急后重,持续中流量吸氧,SpO2维持在95%以上,胸腔引流管持续引流出红色胸水,约0ml,大便为暗红色稀便。
-7-30至-7-31予IFOd1-2+VCRd1化疗,同时予塞来昔布口服。患儿仍有排血便,出凝血功能:PT和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低,予输注人纤维蛋白原、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红细胞,口服云南白药,静滴生长抑素,肛周渗血无明显好转。
-7-31予克唑替尼,mg,po,qd试验性治疗。口服一天克唑替尼后,肛周渗血明显减少,腹胀好转,腹部包块缩小。期间患儿出现发绀、幻觉、精神异常,SpO2下降至65%,考虑无法吞咽引起发绀,暂停口服克唑替尼1天,仍有间断发绀,后陷入昏迷。遂留置胃管,胃管内注入克唑替尼。期间患儿出现高钠血症,血Nammol/L,SpO2仍有下降,夜间明显,最低至80%,同时不排除高钠血症或DIC引起的颅内出血,输注白蛋白、低张晶体液,甘露醇脱水,小剂量肝素维持治疗。
克唑替尼口服3日后,患儿腹部肿块逐渐缩小至4cm*3cm;口服第6天,腹部较前变软,未再排血便,神智较前转清,对答切题。体查:三凹征(-)中下腹部包块3cm*3cm。口服克唑替尼后第12天,患儿无胸水流出,能自行进食,腹部肿块缩小至2cm*2cm,患儿出院。患儿不规律口服克唑替尼一个月后,自行停药。复查腹部CT:腹腔大网膜肿块,互相融合,最大约7.1cm*4.7cm,较初诊外院片缩小。
重新继续口服克唑替尼,口服6个月后,复查CT:肿瘤较前增大。排粘液便。CT:腹膜、大网膜增厚、模糊,见多个结节、肿块,部分分界不清,相互融合,最大者范围约81mm*50mm,与口服克唑替尼一个月后对比,病灶范围稍增大。患儿口服二代ALK抑制剂布加替尼(90mg/d)至年9月。
7.随访:
年4月28日CT:腹膜、大网膜增厚、模糊,见多发结节,较大结节约12mm*10mm,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节较前缩小。腹盆腔多发结节,较前缩小。
年7月16日复查腹部彩超: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大小约28mm*8mm,椭圆形,边界清,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未探及。肝脏、脾脏、胰腺、双肾、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占位病变。盆腔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双侧髂血管旁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
患儿现停治疗4年,现读大三,声乐专业,身高cm,体重61kg,性格开朗乐观。
点评
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一种少见的由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细胞和免疫细胞组成的中度恶性肿瘤,属于一类软组织肉瘤。通常累及儿童和年轻成人软组织和实质器官,较少发生转移,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多数发生在肺部、腹部、盆腔或腰背部。
尽管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法,完整切除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完整手术切除单一孤立病灶可能达到治愈,但治疗后有可能复发。复发取决于手术切除完整性和肿瘤部位。腹部IMT完整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为25-40%,肺部IMT复发率为2%。
化疗的作用多见散在病案报道。含烷化剂的化疗方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有效。转移期患者可能对多药化疗有效。
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环氧化酶-2表达,因此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有效。文献报道,32例IMT患者接受手术,部分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总生存率为94%。3例复发,2例死亡。
有约50%肿瘤细胞可发生染色体易位。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成人。主要为2q23和不同染色体发生易位,形成ALK基因,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例患者与文献报道不同之处在于,肿瘤巨大,发生胸膜转移,病情重。肿瘤有ALK基因重排,在给予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后,短期内肿瘤得到控制并缩小。在发生克唑替尼耐药后,给予二代ALK抑制剂布加替尼,肿瘤仍然缩小。现已正常带瘤存活,正常上学。
因此从本例病例中可以看出,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发生于腹部实质器官,也可远处转移。ALK抑制剂起效快,可以作为无法手术、ALK易位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选择。
起病时
停口服药治疗后3个月
往期·推荐
张翼鷟教授点评
NatureMedicine重磅发文:全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基因组分析提高了高危儿童肿瘤的靶标发现
中外连线
中肿儿童肿瘤团队对话MSKCCPaulA.Meyers教授:深度解读儿童肉瘤的治疗
“童”心协例
向肉瘤宣战!HER2CART细胞治疗HER2阳性儿童转移性横纹肌肉瘤疗效可期
栏目简介我国儿童肿瘤的预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平均规范化诊疗水平不足。为了促进我国儿童肿瘤规范化治疗发展进程,医脉通联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开设专栏,旨在分享儿童肿瘤规范化诊疗病例,医院的儿科肿瘤医生丰富诊疗经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内首家设立儿童肿医院。该中心儿童肿瘤科以化疗为主并与外科、放疗科等学科联合对儿童肿瘤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诊治,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治疗规范,治疗方案与国外发达国家接轨。曾牵头制定了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髓母细胞瘤诊疗指南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