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GIST月评检索了来自Pubmed.03.26-.04.26的GIST相关文献,剔除仅发表摘要与非英文论文,共22篇,其中中国学者GIST文献7篇,包含2篇来自宝岛的文献。本期再次有众多重量级文献推荐,包括Blay教授牵头的CDK抑制剂新药研究、后线药物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研究、基因检测的方法概述、单孔腹腔镜研究、Dematteo教授关于GIST全程管理的综述等!
GIST重量级
1.帕泊昔布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生物标志物驱动的2期研究
ActivityandSafetyofPalbociclibinPatientswithAdvanced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RefractorytoImatinibandSunitinib:ABiomarker-drivenPhase2study.
ToulmondeM,BlayJY,BoucheO,etal.
DepartmentofMedicalOncology,InstitutBergonie
ClinCancerRes.Apr12.
pii:clincanres...doi:10./-.CCR-18-
[摘要]:目的:CDKN2A在GIST中经常丢失并且与侵袭性结果相关。帕泊昔布是一种CDK4抑制剂,在P16/CDKN2A缺失的肿瘤中具有临床前抗肿瘤功效。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单臂2期临床试验,评估帕泊昔布在具有CDKN2A基因丢失的晚期GIST患者(pt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的成年人、先前至少使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后失败、根据RECIST1.1标准具备可测量和记录的进行性疾病(PD)以及可评估的CDKN2A缺失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在21天用药/7天停药的给药方案,患者每天口服帕泊昔布mg,直至PD或不可接受的*性。根据RECIST1.1,主要终点是4个月的非疾病进展率。结果:截至年5月,该研究纳入了71例患者,29例患者(40.3%)符合分子标记物要求。25例(86.2%)出现了1-2级不良事件(AE)和12例(41.4%)3-4级AE可能与该药物有关。在中心组织学和放射学检查后进行的计划中期统计分析显示,前22名可评估患者中有19名(86.4%)在4个月时出现PD。CDKN2A状态对总体存生存率或之前标准治疗的结果均无影响。转化研究分析表明CCNE1的上调或CDKN1A/P21或LRRC3B的下调是潜在的耐药机制。结论:帕泊昔布作为单一药物在P16/CDKN2A缺失的GIST中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没有显著的临床有效性。
医院胃肠外科
邱海波教授
这是一项新药临床研究,帕泊昔布作为一种CDK4抑制剂运用于针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很遗憾,这是结果是阴性的,并没有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众所周知,胃肠间质瘤(GIST)对伊马替尼耐药,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出现了KIT的继发突变,然而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为CDKN2A基因缺失导致耐药。CDKN2A基因编码两种关键的肿瘤抑制蛋白p16INK4a和p14ARF,它们分别调节Rb和p53节点。通常,p16阻止CDK4/CCND1复合物磷酸化和抑制Rb,CDKN2A缺失在转移性GIST中很常见,并且与侵袭性结果相关。帕泊昔布在早期已经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因此设计开展了这项2期临床研究,不过最终证实帕泊昔布单药治疗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并未取得生存上的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有:1.绝大多数患者已经经历了多线(中位数4)TKIs治疗.2.阻止KIT/PDGFRA突变导致的信号激活仍是治疗的主线。3.CDKN2A基因缺失之后导致的肿瘤遗传学改变还比较复杂,单个CDK4抑制剂尚不能取得抑制肿瘤生长的结果。此外,我们还需要特别留意,41.4%的患者出现了与该药物有关的3-4级*副反应,安全性也令人担忧。因此,伊马替尼仍然是晚期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基石,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后耐药的研究仍然是GIST领域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