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于年12月发表在《CancerCell》上,整理共享)
常规肿瘤化疗药往往通过破坏DNA或抑制有丝分裂发挥抗肿瘤功能,虽然对高度增殖的癌细胞有一定的选择性,但也损伤了正常组织细胞,引起贫血、骨髓抑制和脱发等多种严重副作用。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过表达于肿瘤细胞的分子为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抗肿瘤靶向药物广泛应用于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的治疗,也可以与传统的放化疗联合应用而提高其疗效。根据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两大类。其中小分子靶向药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多靶点抑制剂等。其中靶向药的先驱伊马替尼正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而发挥作用。伊马替尼于年5月正式被批准用于治疗带有费城(Ph)染色体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从根本上改变了该疾病的疗法。过去三十年来,大量的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表明伊马替尼和其它抗肿瘤靶向药一样,发挥了免疫激活或抑制作用,正向或负向影响治疗效果。抗肿瘤靶向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在于药物与癌细胞或者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并调控其功能的能力。例如,抗肿瘤靶向药可以通过增加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或阻断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或活性来调节免疫功能。最后,靶向药参与的免疫调节也可以取决于恶性或免疫细胞的死亡。因此,抗肿瘤靶向药通过触发癌细胞死亡产生的免疫原性,从而启动所谓的癌症-免疫循环或选择性地促进免疫抑制细胞的耗竭等(如图1)。抗肿瘤靶向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为开发涉及免疫疗法的联合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并将此类药物与免疫疗法相结合实现更好的临床疗效。接下来,我们综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和实验性抗肿瘤靶向药在免疫调节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图1.抗肿瘤靶向药的免疫调节机制示意图
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可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和其他细胞过程,包括DNA修复,转录和新陈代谢。CDK活性失调是各类肿瘤过度增殖的驱动力,CDK作为开发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的潜在靶点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