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知识点小测验(一)
肿瘤微环境(TME,tumormicroenvironment)是液体、免疫细胞及包裹肿瘤的血管所组成的混合体,肿瘤细胞与TME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肿瘤的进展和命运。因此,理解TME的组成和功能对于有效抑制癌症进展至关重要。TME中发挥作用的效应细胞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中也有各种分子标志物对其进行标定。下面我们就来考考常用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又被称作细胞*性T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这些抗原是由感染因子释放的,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发挥杀伤效应。杀伤性T细胞能够识别多种细胞类型和病原体并与之相互作用,
EB病*(Epstein-BarrVirus)是一种常见的4型人类疱疹病*,在人群中感染普遍,但多数无明显症状,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EB病*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是一种致癌病*,与鼻咽癌,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和肝癌胃癌等肿瘤的发生相关。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肝脏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对西方人群,该疾病在亚洲人群发病率更高。ICC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ICC侵袭性强且治疗策略匮乏,患者预后较差。目前,仍有50%ICC患者致病因素不明。近日,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研究团队在肝脏病学顶级期刊JournalofHepatology(IF=20.)发表一项研究成果1:该研究评估了例ICC患者的EB病*感染情况,发现6.6%原发性ICC与EB病*潜伏I型感染有关,并将ICC分为EB病*相关型(EBVaICC)和非相关型(nonEBVaICC)。随后研究对两类肿瘤进行了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和基因组特征的分析。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对于EB病*相关ICC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也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EB病*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肿瘤基因组及潜伏感染的EB病*基因组突变特征,为ICC的病因学研究、病理学诊断与分子分型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
ICC患病率及EB病*感染比例
本研究发现:在6.6%(20/)的原发性胆管癌中检测到EBERs(Epstein-BarVirus-EncodedsmallRNA,EB病*编码小RNA),而在肝门周围胆管癌(pCCA)、远端胆管癌(dCCA)、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癌(cHCC-CCA)和肝细胞癌(HCC)中均未观察到EBERs。双重染色显示EB病*仅在EBVaICC肿瘤细胞中检测到,周围非肿瘤性胆管上皮中未检测到EB病*。所有EBVsICC均为EBNA1阳性,而LMP1(latentmembraneprotein1)和EBNA2(Epstein-Barrnuclearantigen2),均为阴性,提示患者EB病*感染属于潜伏感染I型。TipsEBNA(Epstein-Barrnuclearantigen),即EB病*相关核抗原;LMP(latentmembraneprotein),即EB病*潜伏膜蛋白,均属于EB病*特征性蛋白。病*潜伏感染时在体内表达几种基因产物,包括EBNA、LMP、EBERs以及BamHI-A片段转录产物(BARTs)。在EB病*潜伏感染时,根据基因产物表达的不同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
EBVaICC的临床特征:女性患者比例较高
EBVaICC患者年龄介于24-68岁,中位年龄为46.5岁,女性患者比例较高(男女比例1:3)。50%的患者为HBsAg阳性,仅有一例患者病理确诊为肝硬化。95%的患者仅有单一的肿瘤病灶。仅有2例(2/15)患者EBVDNA病*载量拷贝/毫升。
EBVaICC的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LEL及CT亚型各占一半左右
淋巴上皮瘤样亚型(LEL)和传统型ICC(CT)分别占EBVaICC患者的45%和55%,同时仅在前者所有的样本组织中见有继发性淋巴滤泡。而所有的EBVaICC样本均同时表达CK7和CK19,也有微卫星不稳定的错义修复蛋白(MLH1,PMS2,MSH2andMSH6)表达。EBVaICC和非EBVaICC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比较结果
在已知的ICC危险因素中,仅有HBV感染与EBV的感染与之存在相关性。与非EBVaICC患者相比,EBVaICC常见于女性(75.0%vs.37.8%),发病年龄低(中位年龄,46.5岁vs.57.0岁),患者HBsAg血清阳性率较高(50.0%vs.26.1%),肝硬化确诊率较低(5.0%.vs.27.2%),胆石症/胆总管结石发生率较低(0%vs.16.8%),多为孤立性肿瘤(95.0%vs.70.7%)和血清CA19-9水平较低(30.0%vs.58.0%)。组织学上,在EBVaICC中LEL亚型明显较多(45%vs.0.7%,p0.),表明LEL亚型与EBV感染有密切关系。
LEL亚型EVBaICC患者预后优于其他亚型
EBV感染对与总体ICC的总体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无显著相关型,但是其中LEL亚型较CT型及非EBVaICC的2年OS率更高(89%vs.36%、38%)。EBVaICC的LEL亚型患者2年无复发率为67%,高于CT型及非EBVaICC的27%和30%。值得注意的是,EBVaICC患者的2年OS率和RFS率均显著性优于LFaICC(肝吸虫相关ICC)。EBVaIC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CD20+B细胞和CD8+T细胞激活可能和更好的预后相关
EBVaICC的TILs主要为CD3+T细胞(84.4%±3.6%)、CD20+B细胞(9.4%±2.8%)和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6.1%±1.1%)。在T细胞群中,CD8+T细胞占71.4%±2.9%,而FoxP3+T细胞和CTLA-4+T细胞分别占15.0%±2.0%和13.6%±1.9%。EBVaICC中HLA-DR+M1TAMs(77.6%±2.9%)明显高于CD+M2TAMs(22.4%±2.9%)。EBVaICC中CD20+B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非EBVaICC患者,而M1/M2TAMs比值无明显差异。
EBVaICC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密度显著增加,包括CD20+B细胞、CD3+T细胞、CD68+TAMs、CD8+T细胞、FoxP3+T细胞、CTLA-4+T细胞、HLA-DR+M1TAMs和CD+M2TAMs。值得注意的是,EBVaICC组织内的免疫细胞组分占比明显大于HBVaICC和LFaICC。EBVaICC-LEL亚型的CD20+B、CD3+T和CD8+T细胞密度明显高于EBVaICC-CT和nonEBVaICC。有意思的是,其CD20+B细胞和CD8+T细胞分别和ICC中更长的OS和RFS存在显著相关性。
PDL1-TIL、PDL1肿瘤细胞和PD1-TIL细胞在EBVaICC存在大量富集浸润
在EBVaICC中存在大量的PDL1-TIL、PDL1肿瘤细胞和PD1-TIL。EBVaICC患者中,PDL1-肿瘤(IRS评分≥3)的阳性率为95.0%(19/20),而nonEBVaICC的阳性率仅为22.3%(63/);PDL1-TILs(IRS评分≥1)阳性率为%(20/20),而nonEBVaICC的阳性率仅为56.5%(/);PD1-TILs阳性(IRS评分≥1)有95.0%(19/20),而nonEBVaICC只有64.0%(/)。有趣的是,FISH结果显示,95%(19/20)的EBVaICC中未见PD-L1基因扩增。大多数EBVaICC患者属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亚型(TMIT)I型患者,该亚型与ICI治疗生存获益存在相关性
研究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每个ICC样本分为不同的肿瘤微环境免疫亚型:I型53例(17.5%),II型例(40.6%),III型29例(9.6%),IV型98例(32.3%)。TMIT分型与ICC中OS显著相关(p=0.),但与RFS无关。TMITⅠ亚型患者接受ICI治疗的生存获益最高,TMITⅢ亚组患者的生存获益最低。值得注意的是,EBVaICC与TMITI型显著相关,90%(18/20)的EBVaICC属于TMITI,而nonEBVaICC中TMITI型比例仅为12.4%(35/)。文献总结和启迪
本研究是首个报道EBVaICC占所有ICC患者的比例(6.6%)的研究,发现EBVaICC在临床病理学、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分子遗传学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而其免疫微环境的特点提示这部分患者可能从免疫检查点治疗中获益。另外,由于大量的B细胞和CD8+细胞浸润,EBVaICC的LEL型可以作为宿主免疫抗肿瘤活性和预后研究相关性的理想模型。
参考文献1.Yu-HuaHuang,ChrisZhi-yiZhang,Qun-ShengHuangetal.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tumorimmunemicroenvironmentandgenomiclandscapeofEpstein-Barrvirus-associated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JHepatol.Nov16;S-(20)-6..2.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