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首届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年会、第三届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妇科肿瘤专委会年会暨第三届鼓浪屿高峰论坛于年11月21日在美丽的厦门召开,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全国各地的妇科同仁共襄盛会!
开幕式
首先开场致辞的是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戴旭光将*,戴会长首先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带来了协会中老一辈专家领导对大会的祝愿和期望。接下来,戴会长开篇介绍了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成立背景,阐述协会的历史使命和服务宗旨,对本次妇科肿瘤防治专委会和主办方提出更高的要求。厦门位于海峡前沿,在做好两岸学术交流的同时,要进一步团结凝聚两岸学者,为促进国家统一,抵抗分裂势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厦门卫健委苏妙玲副主任致辞,带来了厦门市卫健委对会议的支持和殷切期望,并介绍了厦门市卫健委近年来的工作主旨,对会议召开和参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医院*委书记李卫华教授,李书记首先对戴会长和苏主任的以及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感谢。医院的特殊的地理和人文位置,医院在今年抗疫中的表现和成绩,肯定了妇科肿瘤专委会在提提高保留女性生育力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对妇产科和专委会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大会主席陈琼华主任委员感谢领导的支持和殷切期望,感谢全国各位专家千里迢迢,克服重重困难来厦门参会,并宣布学术会议正式开始。大医论道
医院潘凌亚教授讲授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临床应用,潘教授追根溯源,重点阐述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子分型TCGA和ProMisE的临床意义,结合NCCN指南,深入浅出地指导如何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应用临床,指导术后治疗。医院的康山教授带来卵巢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决策时机和入路讲解。先强调对于中间型卵巢肿瘤一定要做全面的评估,争取R0手术方案,尤其对于盆腔大包块,不要轻易做新辅助化疗,需要严格把握指征。手术方式上强调外科协助的重要性,并且讲解腹腔镜下卵巢癌盆腔R0手术的优势,给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医院张国楠教授带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张教授提出术前可疑子宫肉瘤患者,应开腹手术;而针对子宫肌瘤分粹术,建议使用密闭式旋切袋来防止良性肿瘤的播散,强调“观念+决策+无瘤技术”,才是临床处理的关键。精英论坛
复医院丁景新教授带来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丁教授详细讲解如何预防和处理包括淋巴漏,淋巴囊肿,下肢淋巴水肿等在手术后常见又棘手的问题。接着分享了如何通过显影和外科技术来显漏处理乳糜管的精彩案例。医院陈小*教授为我们讲解妇瘤科医生如何涉足上腹部手术。陈教授从解剖以及手术理念上讲解妇瘤科手术和外科医生的不同。再用精彩的上腹部手术视频,向大家展示了妇瘤科医生如何在肝胆胰脾之间游弋穿插,达到满意的减灭。医院的任彤教授带来滋养细胞疾病NCCN新指南的详细解读。详细比对NCCN指南和FIGO指南、我国的治疗常规的不同点以及新的进展,带来了关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一些特殊病例和新的观点。广西医科医院的贺红英教授带来早期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示踪术的应用体会。贺教授对比了不同材质的淋巴结示踪检测的渊源和利弊,强调了高低危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阴性预测值的重要性。厦门大学李奇渊教授分享了大数据妇科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思路。李教授通过大数据总结了今年以来厦门地区妇科肿瘤的发病趋势和规律,探讨利用大数据进行妇科肿瘤的监测控制等一系列方法,并对许多新的监测指标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预测。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孙蓬明教授带来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治专家共识解读。孙教授从诊断,评估,治疗多个角度讲述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这一问题的纠结所在以及处理原则,并讲解国际上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手术指征的新的诊疗思路。浙医院赵小峰教授带来盆腔脏器脱垂合并腹腔肿瘤的手术处理。这是妇产科医生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又比较棘手的亚专科疾病组合。赵教授从盆腔的基本解剖理论谈起,通过对传统的三水平理论进行客观有据的质疑,结合自己对解剖和手术的理解,提出了经腹或者腹腔镜,原则上可以完成肛提肌上方所有盆底缺陷精准修复的理论。医院魏向群教授带来复发宫颈癌药物治疗策略选择。魏教授横向比较经典化疗药物和新的化疗药物,并利用组合启发对于晚期复发宫颈癌治疗的新思路。医院的刘畅教授带来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难点的讲解。刘教授先回顾不同肿瘤对于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的范围,再针对一些容易损伤的因素进行难点讲解。最后通过视频展示了手术操作的精髓。手术实战
医院朱滔教授分享“晚期卵巢癌外科诊治策略与手术技巧“,朱教授利用手术视频一一分享晚期卵巢癌手术的三个难点:膈肌整片切除及脾切除、肠管切除与肠吻合、大网膜切除。医院赵丹教授,带来宫颈癌C1型根治性手术的改良方法。阐述了宫旁组织的结构和神经保留的要点,并强调了手术中尽量应用低能量设备来保护神经。医院的沈杨教授带来基于无瘤原则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心得。强调超声刀的微创精细分离和用闭合器进行阴道断端的优势。医院金滢教授分享“卵巢上皮癌手术中大网膜病变的处理”,金教授通过3个不同类型的大网膜切除手术视频,系统地讲述大网膜的四层结构、脾曲、肝曲大网膜及网膜饼切除的重点和难点,深入浅出,解剖清晰,做到精细切除。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环节,首先是医院刘恪昕教授提出复发性子宫肉瘤的手术经验分享,医院索玉平教授、医院郑虹教授、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谭宏伟教授共同参与病例的讨论,发表了各自独特的见解。第二个病例医院戴志琴教授带来的复发性卵巢癌病例分享,首都医院的刘青教授、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徐又先教授、医院的焦蓉教授结合病例特点发表了观点,并进行了激烈又有建设性的讨论。主持人风采
精彩花絮
会议明日继续,更多精彩请扫码参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金秋时节,首届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年会、第三届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妇科肿瘤专委会年会暨第三届鼓浪屿高峰论坛于年11月21日-22日在美丽的厦门召开,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全国各地的妇科同仁共襄盛会!????????????????????
开幕式
首先开场致辞的是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戴旭光将*,戴会长首先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带来了协会中老一辈专家领导对大会的祝愿和期望。接下来,戴会长开篇介绍了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成立背景,阐述协会的历史使命和服务宗旨,对本次妇科肿瘤防治专委会和主办方提出更高的要求。厦门卫健委苏妙玲副主任致辞,带来了厦门市卫健委对会议的支持和殷切期望,并介绍了厦门市卫健委近年来的工作主旨,对会议召开和参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医院*委书记李卫华教授,李书记首先对戴会长和苏主任的以及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感谢。医院的特殊的地理和人文位置,医院在今年抗疫中的表现和成绩,肯定了妇科肿瘤专委会在提提高保留女性生育力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对妇产科和专委会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大会主席陈琼华主任委员感谢领导的支持和殷切期望,感谢全国各位专家千里迢迢,克服重重困难来厦门参会,并宣布学术会议正式开始。大医论道
医院潘凌亚教授讲授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临床应用,潘教授追根溯源,重点阐述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子分型TCGA和ProMisE的临床意义,结合NCCN指南,深入浅出地指导如何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应用临床,指导术后治疗。医院的康山教授带来卵巢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决策时机和入路讲解。先强调对于中间型卵巢肿瘤一定要做全面的评估,争取R0手术方案,尤其对于盆腔大包块,不要轻易做新辅助化疗,需要严格把握指征。手术方式上强调外科协助的重要性,并且讲解腹腔镜下卵巢癌盆腔R0手术的优势,给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医院张国楠教授带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张教授提出术前可疑子宫肉瘤患者,应开腹手术;而针对子宫肌瘤分碎术,建议使用密闭式旋切袋来防止良性肿瘤的播散,强调“观念+决策+无瘤技术”,才是临床处理的关键。医院陈琼华教授讲授妇科恶性肿瘤的生育力保护策略,聚焦妇科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策略,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保育的适应症,手术步骤及程序,伴随的益处与风险,强调保育术后的随访及长期管理,目的达到后仍需进行规范手术的重要性;最后,提及了辅助生殖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保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孕期管理的不容忽视。广州医院生秀杰教授给大家带来ESMO会议速递—PARPI在卵巢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通过对SOLO1、PAOLA1、NORA、SOLO2等多个临床研究和临床数据的讲解,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PARPI在卵巢癌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医院蔡丽萍教授讲授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介绍GOG系列实验研究为卵巢癌腹腔化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通过对HIPEC作用机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各方面生动的临床病例说明,展现HIPEC极具优势的临床疗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乾生教授介绍环境激素与妇科肿瘤。来自环境污染的类雌激素化合物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内分泌紊乱、干扰雌激素合成、传递*性,可能参与妇科肿瘤发病发展的多个环节。展望非遗传环境因素与肿瘤关系的前景与意义,*教授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精英论坛
复医院丁景新教授带来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丁教授详细讲解如何预防和处理包括淋巴漏,淋巴囊肿,下肢淋巴水肿等在手术后常见又棘手的问题。接着分享了如何通过显影和外科技术来显漏处理乳糜管的精彩案例。医院陈小*教授为我们讲解妇瘤科医生如何涉足上腹部手术。陈教授从解剖以及手术理念上讲解妇瘤科手术和外科医生的不同。再用精彩的上腹部手术视频,向大家展示了妇瘤科医生如何在肝胆胰脾之间游弋穿插,达到满意的减灭。医院的任彤教授带来滋养细胞疾病NCCN新指南的详细解读。详细比对NCCN指南和FIGO指南、我国的治疗常规的不同点以及新的进展,带来了关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一些特殊病例和新的观点。广西医科医院的贺红英教授带来早期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示踪术的应用体会。贺教授对比了不同材质的淋巴结示踪检测的渊源和利弊,强调了高低危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阴性预测值的重要性。厦门大学李奇渊教授分享了大数据妇科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思路。李教授通过大数据总结了今年以来厦门地区妇科肿瘤的发病趋势和规律,探讨利用大数据进行妇科肿瘤的监测控制等一系列方法,并对许多新的监测指标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预测。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孙蓬明教授带来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治专家共识解读。孙教授从诊断,评估,治疗多个角度讲述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这一问题的纠结所在以及处理原则,并讲解国际上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手术指征的新的诊疗思路。浙医院赵小峰教授带来盆腔脏器脱垂合并腹腔肿瘤的手术处理。这是妇产科医生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又比较棘手的亚专科疾病组合。赵教授从盆腔的基本解剖理论谈起,通过对传统的三水平理论进行客观有据的质疑,结合自己对解剖和手术的理解,提出了经腹或者腹腔镜,原则上可以完成肛提肌上方所有盆底缺陷精准修复的理论。医院魏向群教授带来复发宫颈癌药物治疗策略选择。魏教授横向比较经典化疗药物和新的化疗药物,并利用组合启发对于晚期复发宫颈癌治疗的新思路。医院的刘畅教授带来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难点的讲解。刘教授先回顾不同肿瘤对于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的范围,再针对一些容易损伤的因素进行难点讲解。最后通过视频展示了手术操作的精髓。医院孙阳教授带来老年人HPV持续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处理相关问题。从老年女性局部特点、HPV感染处理、CIN锥切后管理三个方面,着重强调HPV感染老年女性患者临床同时性结直肠癌(Synchronouscolorectalcarcinoma,SCRC/syCRC)是指在患者最初进行结直肠癌(CRC)诊断的时候发现两枚或以上原发性结直肠癌病灶,是一种特殊和少见的肠癌类型。
日前,医院团队整理了一例经治的双原发并携带不同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病例,并就相关文献进行简要回顾。现将精华内容呈现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王晰程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内科学组/遗传学组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AnnalsofOncology》中文版编委
葛赛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肿瘤学博士医院消化肿瘤内科青年医师赴美国BaylorCollegeofMedicine访学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若干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多组学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分子探索病例梳理患者男性,65岁,出现排便里急后重感半年,后体检发现癌胚抗原(CEA)升高(年11月升至32.8ng/ml),行PET-CT提示乙状结肠高代谢,就诊医院。于年12月行肠镜检查。患者无癌症或遗传性肠道疾病家族史,否认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便血,每日排便1~2次。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
肠镜发现距肛门50cm可见山田Ⅲ型息肉,表面光滑,充血水肿,无分叶,约0.7×0.6cm(图1A),距肛门30cm可见肿物,表面凹凸不平、糜烂、坏死、质脆、触之易出血,大小约2×3cm(图1B),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至少为黏膜内局灶癌变;距肛门13cm可见巨大溃疡,约占1/2肠壁,表面有污苔、糜烂、坏死,溃疡周围呈环堤样不规则隆起(图1C),病理:中分化腺癌(图1D)。
患者完善胸腹盆CT无远处转移征象,于年12月13日在医院行全麻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病变为溃疡型中分化腺癌,大小2×2×1cm,侵犯至直肠旁脂肪(pT3N2bM0),乙状结肠病变(距离直肠肿物约15.5cm处)为溃疡型中分化腺癌,背景为管状腺瘤,大小1.5×1×0.8cm,(pT2N2bM0),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为:直肠上血管根部0/1,肠周8/15,癌累及淋巴结被膜外。两肿物间肠壁另见一管状腺瘤,I-II级,直径0.5cm。
对直肠肿物行免疫组化示:HER2(0),MLH1(+),MSH2(+),MSH6(+),PMS2(+)。行一代测序(ARMS-PCR)基因测序提示:KRAS、NRAS、BRAF全野生型。
术后行8周期XELOX方案辅助化疗,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末次治疗时间为年6月。年9月复查无明显复发征象,CEA1.42ng/ml,CA.31U/ml。
年3月复查肿瘤标志物示:CEA17.71ng/ml,CAU/ml。肝脏MRI提示多发转移(图2A~C),肝实质内见多发稍长T1稍长T2信号结节灶,数目大于10,左右叶均有分布,较大者位于S2,约23x20mm(SE4IM10),增强扫描呈环形低强化,DWI信号增高。吻合口未见增厚及异常强化。直肠上动脉走行区见肿大淋巴结,约22x18mm(图2D)。胸部CT无转移征象。
考虑患者病灶主要集中在肝脏,且肝脏转移为潜在可切除病灶,盆腔淋巴结可行局部放疗达到NED(Noevidenceofdisease)状态。
故于年4月开始行第1周期FOLFOXIRI+西妥昔单抗转化治疗,同时完善NGS基因检测,血液:BRAFVE(14.47%),TP53拷贝数缺失,TMB3.99Muts/Mb,MSS;直肠病灶:NRASp.Q61H错义突变(44.34%),APC移码突变(23.41%),TP号外显子错义突变(26.97%),CCNE1基因拷贝数扩增,TMB6.98Muts/Mb,MSS。PD-L1TPS0。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第2周期更换治疗方案为FOLFOXIRI+贝伐珠单抗转化治疗,并立即送检乙状结肠病灶二代测序(NGS)检测。末次化疗时间年5月12日。3周期后评效疾病进展(PD,肝S2新发病灶1枚,余病灶部分增大,部分缩小,盆腔淋巴结较前略缩小),化疗期间监测CA有小幅下降(最低降至U/ml),后再次升至U/ml。
乙状结肠病灶NGS结果回报:BRAFVE突变(9.3%),TMB4.99Muts/Mb,MSS。尝试行肝转移灶活检行NGS检测但因穿刺组织肿瘤成分过少,检测失败。
表1:NGS结果总结
患者未从全身治疗中获益,考虑此时病灶仍主要在肝脏,建议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结合全身靶向治疗。
于年6月3日和年7月13日行肝动脉灌注FOLFOX治疗,联合口服呋喹替尼5mgqd全身治疗,查CA第一周期后降至U/ml后,第二周期治疗后再次升至U/ml,年8月复查肝脏病灶较前进展。
因患者乙状结肠病灶为BRAFVE突变,且血液中检测到高频该突变,考虑肝脏转移灶为BRAF突变病灶。三线治疗选择曲美替尼、达拉非尼、西妥西单抗三联治疗,具体方案为:曲美替尼2mgqd、达拉非尼mgbid、西妥昔单抗mgq14d。年8月28日开始至今已行7周期治疗,3、6周期后评效疾病稳定(SD缩小),查CA由年9月最高的U/ml迅速降至年11月的U/ml,体重逐渐回升,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间断发热、全身散在皮疹、轻度口腔溃疡及尿蛋白增高等。
病例讨论1SCRC的临床特征目前最常用的SCRC定义为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2:
1)每个病灶均被证明为恶性病灶;
2)病灶必须是彼此分开,间距大于4cm,且排除其中有病灶是由另一枚转移造成的;
3)病灶需同时诊断,或诊断时间距离不超过6个月。
文献报道SCRC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1%-8.1%,一项纳入超过11万例患者的荟萃分析分析报道SCRC占全部CRC约4%2,男女比例为1.8:1.0,比例高于孤立性CRC,平均年龄为63岁,这和孤立CRC患者基本类似7。SCRC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乙状结肠和直肠,发生在相同部位或较为靠近的部位的比例较高。病理提示存在黏液成分的比例更高10。
已知有更高患SCRC风险的人群包括:炎症性肠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林奇综合征(LS)、家族型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锯齿状/增生状息肉等11。
文献报道在例同时患有炎症性肠病和CRC的患者中(其中95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13例患有克罗恩病),高达20%的患者患有SCRC12。
在比较持续吸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的多因素分析提示,患有SCRC的风险比(HR)高达5.27(95%CI,2.08-13.40),而患有孤立性CRC的HR仅为0.97(95%CI,0.83-1.14)。
戒烟≥10年可能会降低发生SCRC的风险(HR=0.42;95%CI,0.19~0.95)13。此外,高血压(P0.)和肝硬化(P=0.)被提出为SCRC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孤立CRC相比,SCRC患者患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异常CEA的比例均显著升高14。
近期的研究普遍支持SCRC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3,15-17,不论是总生存期或无病生存期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6。分期来看,多因素分析显示sCRC是不论在I期(HR=1.86;P0.),Ⅱ期(HR=1.65;P0.)和Ⅲ期(HR=1.40;P0.)的肠癌患者中均为独立预后不良因素14。
2SCRC的分子特征多篇全外显子测序水平的探索均指出SCRC不同病灶间共存的突变数量非常少,支持病灶来自不同克隆起源18-20。年一项针对10例SCRC患者20个病灶及配对癌旁组织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同一患者的两个病灶间几乎全部非同义突变和染色体改变(CNV)均不相同18。进一步通过克隆数目的计算后得出结论为,两枚病灶即使有相同位点的非同义突变存在,其发生时间也大大不同,也就是说即使出现同样位点的突变,也分别为单独事件。
针对同时性结直肠癌不同原发病灶的分子特点,既往报道提示同一病例不同病灶间MSI-H、KRAS突变、BRAF突变的一致性分别为9~30%、11~40%和0~33%。文献总结如表2所示。由于涉及到抗EGFR靶向药物的治疗选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选择,两个原发病灶不同的KRAS/BRAF基因突变、MSI-H的状态对于治疗决策有巨大影响,这也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一旦确定为SCRC患者应立即对每个病灶行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表2:相关文献总结
3临床启示本病例及相关文献回溯均提示SCRC不同原发病灶间分子特征相关性很低,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我们的提示:
01全结肠镜的运用,发现全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占比4%的同时性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是有LS、FAP、炎症性肠病及锯齿状息肉病史,以及尚未戒烟的男性,术前应积极完善全结肠镜以尽早发现SCRC的诊断,如因急诊手术、肠梗阻等原因无法术前完成全结肠镜检查,可选择手术后3~6月内尽快完成肠镜检查。
02确诊同时性结直肠癌患者需对每一个病灶行RAS/RAF及MSI状态检测,以利于后续治疗决策的制定及肿瘤生物学行为推断。从基因诊断角度,与一代测序相比,二代测序技术可能在低频突变、测序深度及精准度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分子生物学结果。
03患SCRC的患者预后更差,临床中应注意警惕高危人群并早期诊断、精确检测、施行规律的随访,帮助改善这一类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见)
1.WarrenS,GatesO:Multipleprimarymalignanttumors:asurveyoftheliteratureandstatisticalstudy.AmJCancer16:-,
2.FlorN,ZanchettaE,DiLeoG,etal:SynchronouscolorectalcancerusingCTcolonographyvs.othermean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AbdomRadiol(NY)43:-,
3.vanLeersumNJ,AalbersAG,SnijdersHS,etal:Synchronouscolorectalcarcinoma:ariskfactorincolorectalcancersurgery.DisColonRectum57:-6,
4.LamAK,CarmichaelR,GertraudBuettnerP,etal:Clinicopathologicalsignificanceofsynchronouscarcinomaincolorectalcancer.AmJSurg:39-44,
5.BoxJC,Rodriguez-BigasMA,WeberTK,etal:Clinicalimplicationsofmultiplecolorectalcarcinomasin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rcinoma.DisColonRectum42:-21,9
6.ArakawaK,HataK,NozawaH,etal:MolecularSubtypesAreFrequentlyDiscordantBetweenLesionsinPatientsWithSynchronousColorectalCancer:MolecularAnalysisof59Patients.AnticancerRes39:-,
7.LatournerieM,JoosteV,CottetV,etal:Epidemiologyandprognosisofsynchronouscolorectalcancers.BrJSurg95:-33,
8.KaibaraN,KogaS,JinnaiD:SynchronousandmetachronousmalignanciesofthecolonandrectuminJapanwithspecialreferencetoacoexistingearlycancer.Cancer54:-4,
9.EuKW,Seow-ChoenF,GohHS:SynchronouscolorectalcancerinanOrientalpopulation.IntJColorectalDis8:-6,3
10.ChengJ,LiuX,ShuaiX,etal:Synchronoustriplecolorectalcarcinoma:acasereportandreviewofliterature.IntJClinExpPathol8:-11,
11.LamAK,ChanSS,LeungM:Synchronouscolorectalcancer:clinical,pathologicalandmolecularimplications.WorldJGastroenterol20:-20,
12.LiuX,GoldblumJR,ZhaoZ,etal:Distinctclinicohistologicfeatures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ssociatedcolorectaladenocarcin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