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很多关于犬猫鼻腔疾病的文章,同样是流浓鼻涕、流鼻血、打喷嚏,原因却各不相同,异物、肿瘤、真菌、息肉...相信很多动物主人已经晕菜了。
那么犬猫鼻腔到底会有多少常发疾病呢?我们会利用2-3篇文章来大致盘点一下,今天我们先来看其中的三种常见疾病:
本篇内容都是干货,如有文字密集恐惧症患者请直接跳到文末查看“总结”部分。
鼻腔和鼻咽异物
最常见于年轻犬,尤其是喜欢户外运动的品种,如猎犬及梗类犬。
主人通常可以直接肉眼看到鼻腔内异物,或是见到动物突发临床症状。
急性鼻腔异物最常见症状为猛烈的打喷嚏并且用前肢抓挠鼻面部。但由于异物的类型、大小、位置、动物头部结构不同,异物所引发的临床症状也有很大差异。其他症状包括干呕、呼吸困难、打鼾、倒吸气等,尤其当异物从鼻腔前端向后移动时,倒吸气的症状会越发明显。
如果异物没有产生明显不适感或异物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慢性鼻腔症状,最典型的是鼻腔分泌物。除非两侧鼻腔同时存在异物或者异物位置已经到达鼻咽时我们可见双侧鼻分泌物,其余异物病例的鼻分泌物都是单侧出现的。
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症状复发。
草和其他植物是最常见的异物来源。有时动物在咀嚼过程中也会把草或食物等呛入鼻咽形成异物。
鼻腔镜是首选治疗方法。
取出异物后一般恢复良好。但如果异物停留时间过长,会对鼻腔内部结构造成不可逆损伤。
霉菌性鼻炎
也就是真菌感染,曲霉菌属为常见病原,其他真菌还包括青霉菌、隐球菌、鼻孢子菌以及毛孢子菌等。
疾病特征为鼻腔内出现菌丝形成的较大菌落,同时侵袭鼻甲骨。
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是最常见病原,其属于腐生真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其他曲美还包括黑曲霉、土曲霉、棒曲霉、构巢曲霉等。
动物自身抵抗力和霉菌的致病力是决定发病与否的关键因素。
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犬猫霉菌性鼻炎会传染给主人。所有传染源均来自于环境。
对于犬来说,短头品种(如斗牛、八哥、松狮等)发病率很低,没有明显的品种倾向性。各个年龄段均易感,1-3岁发病率40%左右,1-7岁发病比例占到80%以上。
发病动物通常会表现为脓血性分泌物至纯血性分泌物、打喷嚏、倒吸气、鼻腔疼痛以及鼻孔溃疡。发病时间越久,疼痛导致的精神差会越发明显,同时还会见到面部变形、眼分泌物增多,甚至癫痫发作(由于真菌已侵袭鼻筛骨——鼻腔深部)。
鼻腔镜诊断最有价值。单纯使用棉签蘸取分泌物进行细胞学检查或分泌物培养通常会造成仅有细菌感染的假象,也可能由于污染而导致真菌培养阳性,因此容易漏诊和误诊,因为30-40%的肿瘤病例真菌培养也会出现阳性。X线片仅仅提示骨骼受到侵蚀,但无法确诊。CT和MRI虽能发现组织异常,但无法评估疾病程度及治疗效果。因此鼻腔镜在可视状态下的检查和活检都极有诊断价值。
息肉及肿瘤
犬
息肉、纤维瘤、鼻腔内皮样囊肿、血管瘤增生、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均为鼻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鼻腔、鼻窦和鼻咽肿瘤的发生率占所有肿瘤的1%,而大多数鼻腔肿瘤是恶性的。
中大型犬发病率高,平均发病年龄10岁左右,虽然没有足够证据,但不完全统计显示公犬比母犬发病率略高。
环境污染和香烟的影响增加了发病风险。
肿瘤多以局部侵袭最常见,转移率普遍不高,但在死亡时,有40-50%的犬出现了肿瘤转移,高发部位为局部淋巴结和肺脏,骨骼、肾脏、肝脏、皮肤和大脑转移也时有报道。10-24%的病例对邻近淋巴结活检后进行细胞学检查会发现转移灶,但是在转移的初期,使用X线检查通常无法发现端倪。
与猫相比,淋巴瘤的发病率很低,以肥大细胞瘤、传染性性病肿瘤、血管肉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小叶骨软骨肉瘤、错构瘤、横纹肌肉瘤和平滑肌肉瘤为多见。
肿瘤常见症状并不典型,包括黏脓性分泌物、鼻衄、打喷嚏及倒吸气、鼻面部变形、眼球突出以及眼分泌物等。关于眼部的病变多数由于占位性原因所导致。肿瘤如通过筛骨扩散,则可能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包括癫痫、急性失明、行为改变、轻瘫、转圈运动及反应迟钝等。
虽然CT和MRI在肿瘤疾病诊断上优于X线检查,但由于需要确诊肿瘤性质,必须有针对性的活检肿物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这就会用到鼻腔内窥镜的引导。而且鼻腔镜对肿瘤的精准分级对于判断疾病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鼻癌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平均存活时间为天左右,一项研究表明,如果鼻癌的动物出现鼻血,标志着疾病恶化。单侧鼻腔内骨骼丧失程度越轻,生存期越长。一般包括如下治疗方法:
(1)鼻腔切开术或鼻甲切除术,平均生存期为3-6个月,与不治疗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然而手术能够短期内改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肿瘤占位性病变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无法睡觉的动物有明显益处。
(2)手术后进行激光照射,生存期能够更长。但是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最佳的手术时机并且阐明手术治疗的优势。
(3)放疗一般可以选择高能量巨电压钴或线性加速器,能够将生存期延长8-19.7个月。然而放疗费用不菲,并且已经报道了急性和迟发的*副作用。急性*性在治疗期间表现为口腔粘膜炎症、角膜结膜炎、眼睑炎以及皮肤脱皮。治疗后2-8周通常有所缓解。迟发的*副作用更为严重而且对患病动物有潜在的损害。通常在治疗后数月至数年逐渐发生,通常是持续性的。迟发影响包括白内障、角膜结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退化、大脑坏死、骨坏死及皮肤纤维化。尽管大多数肿瘤患接受放疗效果良好,大多数犬都会死于局部病变或由于局部病变恶化而被安乐死。
(4)化疗很少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虽然对某些犬来说效果良好,但是病例量还很少,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5)免疫疗法和冷冻疗法都不会延长生存期。
(6)质子束疗法不比放疗更有优势,而且还有急性*性的副作用。
(7)短距离放射治疗目前还没有对延长生存期有明显效果。
(8)光动力疗法还需要更进一步评估才可用于临床。
猫
炎性息肉是一种发生在鼻道中的良性增生。大多数患猫年龄都在1岁以下,表现为鼻衄、阵发性打喷嚏以及鼾声,通常不会出现黏脓性鼻分泌物。鼻腔内息肉和鼻咽息肉有一定差异,前者为鼻腔内原发病变,而后者经常来自于中耳病变。
猫90%以上鼻腔肿瘤是恶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在9-10岁。与犬相同,肿瘤局部侵袭,转移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包括鼻腔分泌物、呼吸困难、打喷嚏、鼻衄、面部肿胀、眼分泌物及体重下降。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被确诊的肿瘤类型,尤其是鼻咽部位,其次是上皮性质的肿瘤。已经报道纤维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肥大细胞瘤、黑色素瘤、浆细胞瘤及嗅觉成神经细胞瘤。
可以通过X线片来大致评估是否存在肿瘤的可能性,包括鼻中隔结构异常、单侧的软组织密度升高、鼻甲骨细节丧失以及骨侵袭程度。CT的异常例如鼻周围骨骼(梨骨及上颌骨)溶解、疾病波及眼眶、占位性病变以及单侧的鼻甲骨侵蚀都会预示肿瘤而非良性病变。然而确诊肿瘤类型则必须通过鼻腔镜针对病变部位采取活检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定。区分淋巴瘤和淋巴性炎症疾病难度较大,推荐采取体积较大的样本。
对于猫鼻腔肿瘤,放疗是一个选择(该方法利弊请参考以上内容)。非淋巴增殖性的肿瘤平均存活时间12-13个月,44-63%的猫存活时间超过了1年。猫鼻腔和鼻咽淋巴瘤对放疗和/或化疗的反应良好。放疗能够延长生存期,同时配合其他辅助治疗平均存活时间为-天。
总结
本文提到了鼻腔的三种常见疾病:鼻腔异物、真菌感染以及肿瘤。
三种疾病临床症状并没有显著差异,无外乎打喷嚏/倒吸气、流鼻涕(脓性和/或血性)、呼吸音改变、呼吸困难...
常规的检查手段通常无法找到发病原因,最好的方法是鼻腔镜结合CT或MRI共同评估,但无论哪种方法,直观检查和精准活检永远是鼻腔镜的优势所在。
不同鼻腔疾病的治愈程度不同,但无论何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一定没有问题。虽然鼻腔肿瘤多为恶性,但及早发现,还是能够采取一定保守措施延缓病情。否则任何疾病导致的长期脓涕一定会造成鼻腔内部结构不可逆的丧失。所以建议各位主人熟知以上列出的各种临床症状,一旦发生任何异常,建议立即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今后还会继续同各位聊聊鼻腔常见疾病,欢迎继续
猫注射部位肉瘤(ISS)与软组织肉瘤不同,软组织肉瘤由于其病因和侵袭性所以与注射无关。虽然ISS总体发病率很低,但实现疾病控制可能具有挑战性。虽然最初在疫苗上有描述ISS的报告,但近年来其他报告的ISS原因包括:微芯片的注射部位,长效抗生素,长效糖皮质激素和虱螨脲,以及不可吸收缝合线的反应部位。
1
初步预防措施
由于需要广泛的手术切缘以及随后通过手术控制肩胛间ISS的困难,猫肉瘤特别工作组(VAFSTF)在年发布了以下关于疫苗管理的建议:
狂犬病疫苗:右后肢,尽可能在远端注射
猫白血病病*(FeLV)疫苗:左后肢,尽可能在远端
其他疫苗接种:右前肢,尽可能远端
自这些建议发表以来,ISS的患病率没有发生变化,但骨盆部,腹外侧和胸椎皮下组织的ISS诊断增加,而肩胛间区域的ISS减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腹侧壁ISS的增加,这被假设是由于错误的注射(用于骨盆部的接种)。
VAFSTF还建议兽医和客户注意一下疫苗的注射部位,确保在病变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标准时,将被检查,称为3-2-1规则:
注射后3个月后持久存在
尺寸大于2厘米
注射后1个月增大
调查应包括Tru-Cut或楔形活检,确保活检位置和技术不会影像任何后续手术。边缘切除和切除活检不适合ISS。
2
分期
最小数据库可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三张胸部X光片也是一种重要的分期工具,因为大多数ISS是高级肉瘤,据报道转移率高达25%,最常见于肺部。还报道了对皮下组织,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腹部成像-超声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合适的。
虽然软组织肉瘤一般被认为是局部侵袭性肿瘤,但ISS极具侵入性。通常,体格检查时可触及的肿块仅代表肿瘤本身的一小部分。在所有ISS病例中,使用CT或磁共振成像(MRI)进行高级成像至关重要,以确定侵袭程度并规划足够的手术切缘(图1和图2)。
3
治疗
手术。ISS封装不良,沿着筋膜平面延伸并渗透,因此使用高级成像进行转诊是最佳选择。当用造影CT测量时,肿瘤体积大约是体格检查测量值的两倍.如果进行边缘切除,复发的中位时间为66至79天,复发率超过69%。然而,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如果在没有进一步治疗的情况下进行5厘米边缘的根治性切除,则复发率为14%。在同一项研究中,没有复发的猫的中位生存时间为天,而复发猫的中位生存时间为天.这强调了由董事会认证的外科医生进行积极切除手术的重要性,因为这为本地控制ISS提供了最佳机会。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与复发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相比,第一次手术时的根治性手术切除提供了更好的预后(改善的无病间隔和存活时间)。
ISS的位置在实现肿瘤控制的能力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过截肢来控制远端肢体的ISS。然而,胸壁或腹壁或肩胛间区域的ISS需要更多的侵入性外科手术来实现所需的手术切缘。
辐射。放射治疗通常在术前或术后使用,以增加患有ISS的猫的无病间隔,因为不完全的肿瘤边缘是常见的。
化疗。化疗的作用尚未确定,通常仅适用于无法进行手术,放射治疗或两者兼有的猫。可触及肿瘤的猫对单药阿霉素的总体反应率为33%,单药异环磷酰胺的总反应率为41%。然而,给予化学治疗剂后的中位进展时间很短,范围为70至84天。化疗在延迟或减少转移性疾病中的作用尚未确定。
免疫治疗。如果最初的肿瘤小于5cm,那么使用表达猫白细胞介素-2的重组金丝雀痘病*的免疫疗法已被研究用于手术和放射治疗的猫.这种疗法有希望作为辅助治疗,目的是改善局部疾病控制。
4
Thetake-homes
即使发病率很低,ISS也很难治疗,并且经常在它们已经很大并且难以控制时被发现。ISS可以限制生命。根据VAFSTF指南进行疫苗接种可能会有所帮助,因为开发ISS的猫可能有更适合进行积极手术(如截肢)的位置,从而提供更长期的控制。提高客户意识并实施3-2-1疫苗接种后监测规则可以提早预警,从而改善治疗结果。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分期,先进的成像和由董事会认证的外科医生进行的第一次手术。大多数患有ISS的猫也将受益于后续放射治疗。
化疗的作用尚不明确。用表达猫白细胞介素-2的重组金丝雀痘病*进行免疫治疗,当与小手术和放射治疗联合用于小(小于5厘米)的ISS时,显示出前景。ISS治疗的最重要方面是疾病的早期识别,高级成像和转诊机构的手术。
References
1.Zabielska-KoczywasK,WojtalewiczA,LechowskiR.Currentknowledgeonfelineinjection-sit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