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6日15:30,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于医院门诊楼10楼第3会诊室进行了第76期学术活动及多学科会诊。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医院肿瘤科、中医科、放疗科、血液科、检验科血液细胞室,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专家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
医院肿瘤中心付晓瑞副教授为我们做了关于“CastlemansDisease(CD)诊治进展”的专题报告。CD是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殖性疾病,常合并病*感染(如HIV、HHV8)及IL-6水平升高,后期容易转化或合并淋巴瘤。根据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可分为单中心型(UnicentricCastlemansdisease,UCD)和多中心型(MulticentricCastleman’sdisease,MCD)。UCD预后好于MCD,UCD的常见病理类型为透明血管型,MCD多为浆细胞型。透明血管型:以萎缩透明样变的生发中心及显著滤泡间血管增殖为特点;表现为生发中心萎缩,套区淋巴增殖增宽,血管显著增多。浆细胞型:以生发中心增殖及滤泡间浆细胞浸润为特点,分为HHV-8阴性和HHV-8阳性浆细胞型。HHV-8阴性浆细胞型表现为生发中心活化,活化的生发中心见血管浸润;滤泡间浆细胞增殖,滤泡间见片状分布的细胞学成熟浆细胞。HHV-8阳性浆细胞型表现为滤泡间大量浆细胞增生;套区和滤泡间分界清楚,套区可见异型浆母细胞及HHV-8阳性细胞。UCD比较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常以无症状性单个淋巴结肿大为唯一临床表现,大多数为透明血管型,极少数为浆细胞型,浆细胞型UCD的发病机制及全身症状可能与IL-6相关,其诊断依赖于淋巴结活检。对于UCD的治疗,NCCN指南推荐首选手术完整切除,不可切除的病例可首先选择放疗或美罗华±激素±环磷酰胺或栓塞等,减瘤后尽可能再次手术治疗。MCD多与HIV感染、HHV-8感染密切相关,常以浆细胞型为主,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部受累等,其全身症状与IL-6水平密切相关,近一半病例合并Kaposi肉瘤。MCD治疗方案复杂,根据其是否合并器官衰竭及HHV感染、HIV感染、Kapposi肉瘤等治疗方案各异。不合并器官衰竭患者,HIV-1(-)/HHV8(-)采用Siltuximab或美罗华±激素;病*阳性者采用“美罗华±脂质体多柔比星±激素”或“齐多夫定+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爆发性HHV8(+)±器官衰竭患者,采用联合治疗±美罗华。复发难治或进展患者,采用化疗±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CD复发时应再次活检,排除淋巴瘤转化可能性。经过付晓瑞副教授精彩的讲解,使大家对CD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明晰了CD的治疗思路。
继之参会人员分别就会诊患者进行了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各医院专家结合自己的临床诊治经验,踊跃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立了会诊患者的诊断措施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一、医院病例
1、病史简介:
患者,男,66岁,2年9月余前因“发热、全身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就诊(.7)。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骨穿示:骨髓细胞学无明显异常。行6个周期“CHOP”方案化疗后疾病完全缓解(CR)。9月余前(.7)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活动不适,左锁骨上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CT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腹腔、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骨穿骨髓细胞学仍未见明显异常。再次给予“CHOP”方案化疗4个周期。复查彩超及CT:左颈部及左腹股沟淋巴结较前缩小,余未发现肿大淋巴结,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未再继续化疗。4月余前(.11)再次出现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结合患者用药史及身体状况,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疗效评价疾病进展(PD),并出现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家属拒绝进一步化疗。目前,患者左下牙龈、颌下出现质硬肿块,浅表、腹腔及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脾大(肋下约7cm),持续发热、盗汗。患者及家属要求继续治疗。
2、会诊目的:指导下一步治疗。
3、会诊意见:
(1)美罗华联合全身治疗(如:卡铂+VP-16+地塞米松)
(2)对症支持治疗
二、医院中医科
1、病史简介: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口腔溃疡伴舌体肿大6年余,发热2月余”就诊。6年来间断服用“布洛芬、阿莫西林胶囊、安乃近片、中药(具体用药不详)”等。2月余前溃烂症状加重,并左侧面部及下颌肿大,伴发热,最高39.3℃,医院给予“头孢类”药物抗感染治疗,面部及下颌肿大减轻,但仍间断发热。查传染病、肿瘤标志物、微量元素、风湿免疫全套及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异常。过敏原测定未见明显异常。免疫球蛋白补体测定:IgA:mg/dl,偏高,补体C4:55mg/dl偏高。口腔分泌物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双颈部及双下颌彩超示:双颈部Ⅰ-Ⅵ区均可见多发淋巴结回声,较大者均位于Ⅰ区,大小分别为17mm×6mm(左侧)、17mm×9mm(右侧)。双侧颌下腺内可见数个淋巴结样回声,较大者约16mm×5mm(左侧)、17mm×9mm(右侧),右侧颌下腺旁探及一大小约31mm×7mm的淋巴结样回声。所有淋巴结均边界清,形态规则,纵横比大于2,CDFI: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颌面部增强CT示:舌形态饱满,双侧颌下腺体积增大,未见明显强化。双侧颌下、左侧颈动脉鞘周围可见略肿大淋巴结。给予“伏立康唑片+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疗效欠佳。
2、会诊目的:
1)明确诊断
2)指导下一步治疗。
3、会诊意见:
初步诊断:舌淀粉样变性。
(1)舌体活检送病理
(2)行骨髓穿刺送形态学、活检、流式
(3)查自身免疫全套、血清蛋白电泳、血免疫固定电泳
(4)建议做心脏彩超
三、医院放疗科
1、病史简介:
患者,男,23岁,因“确诊T细胞淋巴瘤8月余,多次复发3月余”就诊。8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发热、胸闷,伴气喘,活动后加重,伴盗汗、乏力,晨起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日间消退,医院查胸部CT示: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心包及胸腔积液。纵膈占位穿刺活检病理:(前纵隔)考虑淋巴瘤,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活检组织病理会诊结果示:(纵膈)符合T细胞淋巴瘤。遂行前纵隔放疗,总剂量为DT:Gy/28F/6周。期间行“CHOP”方案化疗1周期,因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改用“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化疗3周期,疗效评价PR。3月余前(.12)复查CT:1.纵膈肿块较前无明显改变2.两肺炎症3.左侧前胸壁软组织增厚4.右侧胸腔积液少量,左侧胸膜局限性增厚5.肝胃间病变,邻近膈肌增厚。彩超:左侧颈部、锁骨上窝及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进展,给予放疗联合化疗1周期,病情好转。1月余前(.2)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咳嗽、胸闷伴气喘等症状,复查胸腹部SCT示:纵膈淋巴瘤放化疗后改变,较前增大,两肺炎症较前加重,左侧前胸壁软组织增厚,考虑淋巴瘤浸润可能,较前明显增大,右侧胸膜局部结节增厚,较前新发,考虑淋巴瘤浸润可能。双侧胸腔积液,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较前加重。腹膜后膈肌角软组织影,肝脏前缘软组织影,较前变化不大。
2、会诊目的:指导下一步治疗。
3、会诊意见:
(1)对初次活检组织进行病理会诊,必要时加做免疫组化,区分具体亚型
(2)行骨髓穿刺,送骨髓细胞学、活检及流式
(3)明确诊断后,行大剂量化疗(可用Hyper-CVAD或EPOCH方案)
(4)完全缓解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医院肿瘤科
1、病史简介:
患者,男,60岁,以“腹胀3月余,加重1月”为主诉入院。3月余前进食后出现腹胀,不伴发热、咳嗽、乏力、盗汗、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未治疗。1月前腹胀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当地行胸腹部增强SCT示:1.双侧锁骨上区、纵膈、右侧心膈角、双侧腋窝、肠系膜、降主动脉及髂血管周围多发结节及团块,淋巴瘤首先考虑2.脾大。电子胃镜示:1.食管静脉显露2.糜烂性胃炎。入院后查:WBC4.8×/L,Hb80g/L↓,PLT68×/L↓,中性粒细胞2.1×/L,淋巴细胞2.2×/L,β2微球蛋白7.41mg/L↑,乳酸脱氢酶U/L。PET-CT示:1.胸腰椎周围及骶骨前方软组织影代谢稍活跃,双侧颈部、纵膈、双肺门、双侧腋窝、腹腔、腹膜后、双侧髂血管旁及双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影代谢稍活跃,多考虑淋巴瘤,建议结合病理;2.脾大代谢未见异常。骨髓穿刺细胞学:淋巴细胞占66.4%,比值增高,偶见大淋巴细胞,核疏松,胞浆丰富,蓝色。流式:骨髓中存在占有核细胞35.40%的异常表型单克隆成熟小B淋巴细胞。骨穿活检:(骨髓活检)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型,倾向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组化:CD79a(+),CD20(-),CD3(+/-),MPO(-),CD19(-),CD5(-),CD23(+),CyclinD1(-),CD10(-),TdT(-)。腹腔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结合形态、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符合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型,背景见较多T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20(少量细胞+),CD3(+),CD2(+),CD7(部分+),TdT(-),CD99(+),CD34(-),Syn(-),CD56(-),S-(-),Desmin(-),CK(-),Ki-67(+约20%),CD21(-),CD5(部分+),CyclinD1(-)。Ig基因重排(+)。
2、会诊目的:
1)明确诊断
2)指导下一步治疗。
3、会诊意见:
初步诊断: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重新行腹膜后淋巴结活检
(2)重新行骨穿,送骨髓活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