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管癌的发病率位于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的第八位,其死亡率居世界癌症的第六位。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而且我国食管癌的主要类型是鳞癌,约占90%以上。虽然外科技术和理念不断进步,但食管鳞癌经手术治疗后的预后仍然较差,5年生存率依然较低。迄今为止,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如何有效的预防也无从谈起。术后病理被认为是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信息之一。目前,对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评估主要依靠TNM分期,但其具体分期的一些内容和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收集国内外近期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报道,将对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术后病理特征进行综述。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在中国十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占第3位,死亡率占第4位。食管癌主要有两种病理类型:鳞癌和腺癌,鳞癌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食管鳞癌占中国食管癌的90%以上。早期食管鳞癌的症状一般比较隐匿,在临床上首次确诊的食管鳞癌患者中,90%以上的都是中晚期患者,中晚期食管鳞癌自然生存期是7~8个月。尽管外科技术和理念不断进步,但食管鳞癌经手术治疗后的预后还是较差,5年生存率为4%~40%。术后的预后受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等的影响。目前,对食管术后预后的评估,主要依靠TNM分期,但其具体分期的一些内容和标准仍存在争议。现将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术后病理特征进行综述。
01肿瘤病变部位
第8版食管鳞癌TNM分期认为肿瘤位置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研究也发现肿瘤位置是影响食管鳞癌术后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Rice等报道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管癌发病位置,以胸中段最多(49%),胸下段次之(40%),胸上段最少(11%)。胸上、中、下段癌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5.7%、58.1%和74.1%(P0.05)。胸上段癌生存率较低,胸下段癌则较高,这可能与食管的解剖关系有关。因食管上段解剖关系复杂,肿瘤易侵犯气管、支气管、喉返神经,手术难度和风险加大,不利于食管癌肿瘤手术的游离及淋巴结的清扫。另外,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复发也是食管胸上段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Yang等研究则发现肿瘤位置对食管鳞癌患者生存期没有影响。出现这种差异可能与调查对象的人群、地区、样本量及手术治疗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有关。
02
肿瘤长度
肿瘤的长度一般用肿瘤最长径表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生长时间和大小。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定义食管癌TNM分期的标准中,T分期是根据肿瘤最大长径大小界定的。这说明肿瘤长度在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上很早就得到了认可。但此后,浸润程度取代了肿瘤最大长径作为TNM分期的标准,而临床上却常发现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或TNM分期与预后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学者们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