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开出黑龙江首张处方,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成为靶向CD30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在全国首医院。
7月2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治疗方法的更新换代,治愈率的不断提升,淋巴瘤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将作为慢性疾病来管理。所以得了淋巴瘤不要害怕,一定要医院,进行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
淋巴瘤发病率逐年增加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四大疾病分别为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淋巴瘤。淋巴瘤有近百种亚型,异质性强。恶性淋巴瘤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中排名第5-6位,比白血病还要多。
近10年来的流行病学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的淋巴瘤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十左右,也就是每一万个人里有一个人得恶性淋巴瘤,而且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淋巴瘤是老年疾病,发病年龄从40岁开始,每年递增5%。60岁以上,每年递增10%。80岁以上,一千个人里有一个淋巴瘤。目前,淋巴瘤已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淋巴瘤亚专科发展非常迅速
“在30多年前,全国只有十几个淋巴瘤亚专科,现在已经有多个超过25张床位的淋巴瘤亚专科。过去哈尔滨医院,现在黑龙江省已经将近20家左右的淋巴瘤亚专科,发展非常迅速。“马军教授说。
中国淋巴瘤亚专科起步比较晚,中国淋巴瘤亚专科只有5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血液和肿瘤科医生的努力下,中国的淋巴瘤亚专科遍及全国各地,发展得非常快,但治疗水平仍和国际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据马军教授介绍,淋巴瘤在欧美国家70%以上得到有效治疗,但非常可惜的是,根据统计,我国淋巴瘤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目前要比欧美国家少了一半。
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对淋巴瘤的认识不均衡,存在大量对淋巴瘤认识不足的问题;其次,淋巴瘤本身异质性强,分型复杂,从而容易误诊,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后是医保尚未广泛覆盖,一些患者依从性差,没有完成足够疗程的规范治疗,错过了治愈机会或者导致复发。
马军教授说:“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改善这个情况,一方面是要有创新药,另一方面是要有好的医生,好的专科。随着医保政策的改革,很多淋巴瘤创新药进入医保,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现北上广和哈尔滨等很多中国城市的淋巴瘤治疗水平和欧美国家接近。50年来,我们结合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建立淋巴瘤亚专科,这是非常成功的。”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全身各处可发病、分型众多,不少人检查出淋巴瘤后,就觉得没有希望治愈了。事实上从总体来看,淋巴瘤是目前控制率、治疗水平较好的肿瘤之一。
马军教授说:“得了淋巴瘤不要害怕,其实很多患者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作为慢性疾病来管理治疗。所以一定要到有医院,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规范的治疗。”
我国整体淋巴瘤治疗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哪些差距?
据马军教授介绍,近年来,得益于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药审评审批的不断提速,我国在淋巴瘤诊疗方面获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目前我国淋巴瘤亚专科参差不齐,比如北上广,沿海大的医院医院,治疗条件和治疗水平和欧美国家没有大的区别,医院治疗就非常困难了。
近几年来最大的差距就是新药,欧美国家治疗淋巴瘤的新药大约有多种,我国现在治疗淋巴瘤的新药大约有近30种,仍然相差很多。好消息是,随着国家全面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在中国在这一领域也正与国际全面接轨,过去引进创新药可能会落后发达国家5-9年,现在进新药基本可以做到国内外同步。
7月27日下午,马军教授开出了我省首张以靶向CD30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的药物处方,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成为该新药在全国首医院。
马军教授表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是我国淋巴瘤治疗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以这种新疗法的靶向机制为例,找到CD30靶点,针对它进行靶向治疗,能对该靶点阳性的恶性肿瘤治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据马军教授介绍,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每年接诊淋巴瘤患者人次约为人次以上,其中以疑难复发患者为主,这些患者迫切急需创新药提高生存率。随着越来越多新药进入中国,患者可以在药物帮助下进行科学的疾病管理,可以生存十年二十年,不影响生存质量。
马军教授坚信,通过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实践,相信我国淋巴瘤的诊疗能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个性化、精准化,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真正造福患者。
致病原因呈现多样化
“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目前我们还无法具体了解淋巴瘤的致病因素,但它的发病与环境污染、遗传、年龄、放射物接触等有密切的联系。”马军介绍说。
淋巴瘤的致病因素呈现多样化,首先生活中大量尾气的排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是造成淋巴瘤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其次,淋巴瘤的发病还与生物学特性如遗传、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淋巴瘤在亚洲和欧美国家属于老年性疾病,60岁以后,每5年淋巴瘤的发病率都会递增10%;此外,如果长期暴露在X射线等具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中,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淋巴瘤的致病基因非常复杂,除了微环境的影响,它还有上百个突变的基因出现,一旦有诱因,如病毒、X射线、遗传等诱因就容易发病。因此,决定淋巴瘤的治疗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坚持治疗是决定疗效好坏的关键因素。”马军说。
淋巴瘤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淋巴瘤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与感冒非常类似,都有发烧、出汗、无力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诊。
马军教授告诉记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仍较为困难,基因治疗和基因突变检测均不能发现早期淋巴瘤或是白血病。
患者最常见的自发症状是发热或出汗:长期低热或体温持续在37℃-38℃,晚上经常不明原因盗汗等症状。
出血或贫血:在没有磕碰的情况下,身体突然出现红点或有淤斑,脸色灰黄,需要引起重视。
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腹股沟、腋下等有淋巴结区的部位突然肿大,无痛、无炎症。
血常规无法检测出早期淋巴瘤
血常规能否检测出早期淋巴瘤?马军表示,血常规能够检测出80%的白血病,但无法检测出早期淋巴瘤,早期淋巴瘤主要侵犯的是淋巴系统,一旦开始侵犯血液系统产生血常规异常,则已经到了晚期。
“如果平时没有淋巴结肿大或是发热、出血等其他症状,则没有必要做早期检测。一旦出现颈部、腋下、乳腺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无痛性的增大,医院及时就诊,通过超声、CT等仪器的检查,帮助其尽快确诊疾病,控制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进展。”
为避免复发,淋巴瘤患者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治疗结束1-2年,3-6个月复查一次。2-3年以后,可半年复查一次。3-5年以后,可一年复查一次。
远离淋巴瘤预防为主
马军教授说,“淋巴瘤是不明原因的一种恶性的血液淋巴系统的肿瘤,到现在我们还不完全了解它,但是我们可以预防它。”
首先是环境因素,在实体瘤里面,环境的因素占了将近80%,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因素可能只占了20%,所以环境因素非常重要。
远离射线:包括X光射线、其他辐射等等。14岁以下的儿童,没有迫不得已的疾病,最好不做与少做X光的检查。X光、核磁CT,一年一次或两次体检没有问题,但是年轻人要减少接触X光。
化学因素:减少用药,比如氯霉素、合霉素和一些含有苯环的药物。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并发症,解热止痛药物以及消炎药物也要遵医嘱服用。
减少化肥农药应用:农药和化肥里面氮、苯等化学物质,容易导致人的基因突变。
装修选择环保材料:大家知道装修材料主要含甲醛和苯,这两个物质可引发白血病和淋巴瘤,我们一直在宣传——装修结束6个月后才能入住!老年人和小孩免疫力低下,尤其要特别小心。
马军教授告诉记者,随着治疗方法的更新换代,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淋巴瘤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将作为慢性疾病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