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口腔癌,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1#

生活中,发生口腔类疾病并不算少见,但真正选择就医治疗的却少之又少,大家往往会根据生活经验“对症下药”,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由于前期被疏忽,而发现即为口腔癌症中晚期的患者。

例如年过七旬的王大爷,最近由于高烧不退,口医院就诊;在进行了基础面诊后,医生建议他进行活检,初步判断其症状具有癌病可能性,因为其牙龈部溃疡面已超过1cm,且出现增生样裂变。

其实王大爷是不情愿做活检的,因为三个月前另一个大夫也曾让他做活检,当时他只是牙床疼,又“上火”就出了口腔溃疡,吃了一些治牙疼的消炎药和下火药,但牙龈上的口腔溃疡始终没下去,由于吃东西的时候太难受了,所以医院就诊。

但那时候医生在听说他有四十多年吸烟史,而且溃疡已经反反复复一个多月了直接就说要约一个活检的号;彼时,王大爷除了吃饭口腔溃疡疼并没有其他症状,对医生说的活检十分排斥,所以就选择了回家药店买了一些治疗口腔溃疡的喷剂和药用上了。

但过了这些日子,溃疡没好反而又加重了,每次带假牙、吃饭的时候真的太痛苦了,喝口水都觉得疼,所以他打算按医生说的做,做个活检,此时王大爷其实已经有点不安了。活检结果出来后,他被确诊为口腔鳞状细胞癌,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王大爷仍是一惊。

在医生的解释下,他渐渐发现其实早有预兆,从四十几岁他就总是口腔溃疡反反复复,那时候工作需要不停的跑外勤,应酬也多,平时喜欢吃辣食,而且基本烟酒不离身。而且近几年牙齿都掉了换了假牙后,碰到牙龈出血的时候很多,平时对这方面的认识也是不足,从未曾在意过口腔问题,再加上对医生的不信任错失了治疗的理想时机。

不止王大爷自己觉得后悔,医生遇到这样的病例更会觉得惋惜,明明可避免却由于对疾病认识的不充足而最终发展成为癌症。所以本期我们带大家全方位认识一下口腔癌这个可预防、可预测的疾病。

一、关于口腔癌,你了解多少?

口腔癌其实是一类口腔内恶性肿瘤的统称。它包括发生在喉咙的喉癌,发生在鼻腔附近的鼻腔癌、鼻窦癌,还有舌癌、唇癌、颚癌、牙龈癌、涎腺癌、口咽癌等,涉及面颊、唇、舌等重要器官。常会造成患者语言及进食障碍,出现面部畸形,且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严重威胁到生命。

根据年的全球疾病负担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口腔癌患者约为35.5万人,其中17.7万人因此而死亡,而近三分之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排行第6的的常见高发癌症,口腔癌的五年生存周期不足60%,对于一些已扩散到淋巴或是远端部位的五年生存期不足30%,且超过一半的患者生存期不超过一年,多数发现即已中晚期。

而在我国,虽然口腔癌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近年来也是以三倍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年平均新发病例在8万左右,因此,我们同样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其实,口腔癌被很多学者归为一类环境因素疾病,该类癌症发展的速度是取决于诱发癌变物质的剂量及使用方法等。因此我们在明确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后,就可以进行规避性的预防,从而降低口腔癌发生的风险啦。

危险因素1:烟草

在众多口腔癌诱因中,烟草排在第一位,约占所有口腔癌的五分之二。烟草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致癌性,长期吸入体内会诱发人体基因发生碱基突变,威胁人体多器官与组织。国际研究数据显示,接触烟草将使罹患口腔癌的风险增加3-7倍,其中重度接触烟草的患者这个比例将上升到5-25倍。

危险因素2:酒精

二十世纪末,澳洲、德国等一些科学家发现口腔癌与长期使用含有酒精的漱口水有关,但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不断有科研人员推翻这个结论。

一直到年,美国科研人员就发现口腔癌与酒精的分解产物乙醛具有相关性,接下来的数十年,相继多国研究者证实了这一论断,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物质标记为Ⅱ类致癌物。

一般来说酒精在从口腔进入人体后,会经过食道、胃部、肠渗透到血液中,在肝脏内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为乙醛。而口腔中存在很多微生物,它们在接触酒精后同样会代谢产生乙醛,而口腔环境又给了这些有害物质快速繁殖的机会,造成染色体的突变,诱发口腔上皮细胞粘膜癌变。

危险因素3:槟榔

同样导致口腔癌的强风险因素还包括深受亚洲人群喜爱的槟榔。数据显示,在英国口腔癌的患病率占所有癌症的4%,在南亚国家印度这个数值翻了近十倍,在40%左右,而槟榔在印度随处可见。

其实早在年世卫组织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物,研究人员发现其内含有多种具有遗传*性、细胞*性、导致基因突变性的活性物质及代谢产物,本身就具有致癌性;同时还可通过局部刺激粘膜细胞引起口腔粘膜下纤维化,使口腔癌的发病率提高两倍以上。

危险因素4:HPV人乳头瘤病*

提到HPV大概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宫颈癌,但近年来国际多篇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特别是16型是口腔癌的独立致病因素。

通过观察,感染该病*所罹患的口腔癌患者主要集中在口咽、扁桃体上,而且相对于烟草所引起的癌症最终治愈率更高。同时,梅*螺旋体感染、HIV等病*感染也与某些类型的口腔癌存在一定关系。

此外,口腔癌的发生还与遗传、易感、辐射、紫外线、不良口腔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面部做过放化疗手术的患者罹患该类癌症的风险就会远高于正常群体;同时长期暴露在太阳下,受超负荷紫外线影响易产生突变增加某些类型口腔癌发病率;而不注意牙齿卫生、有牙周疾病未及时治疗、口腔环境差等问题也会增加口腔癌变的风险……。所以及时准确掌握口腔癌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备提前的预防和预测相当重要。

二、医生:口腔出现这3种迹象,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迹象1: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吃东西不小心咬到嘴里的任何位置,第二天都有可能会变成一个红、白或*色,凹陷且令人疼痛难忍的口腔溃疡,而这类溃疡即便不采取任何药物治疗,往往在一周左右就会自愈。当然其中一部分可能以后还会发作,转变为复发性的口腔溃疡,但是在进行合理药物干预及生活习惯调整后,会很快自愈。

这也是良性口腔溃疡与恶性最本质的区别,因为良性的溃疡是具有自限性的,所以生活中遇到两周以上还未愈合,溃疡面反而有变大趋势,且经过调整饮食及药物干预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口腔溃疡就要提高警惕了,它已经具有了癌变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癌性口腔溃疡从外观上的辨识度也是很高的,不同于良性溃疡的直径小(多为2mm以下)、界限清晰、位置多变且表浅凹陷,发病时疼痛难忍等特征。

恶性的溃疡一般直径都比较大,多数在1cm以上,且溃疡面边缘不清晰,微凸,呈菜花状增生;而且此类溃疡位置固定,常常扎根在口腔内的某个部位,起初痛感并不明显,到后期随着溃疡面的扩大部分甚至会溃烂发出异味,疼痛感才会加剧,但此时基本已到中后期。

迹象2:口腔新生物

除了不寻常的口腔溃疡之外,口腔内莫名长出的小鼓包、硬块、脓肿等新生物都可能是口腔癌的警示信号。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口腔新生物都是恶性的,比如由于慢性牙根尖周炎、智齿的牙周疾病诱发的炎症,同样会表现出牙龈脓包,此时就需要辩证的看问题了。

一般良性的口腔新生物是表面光滑无侵蚀性、移动性良好、生长缓慢且周围无侵袭性的,药物治疗症状可明显缓解。而恶性的新生物多与周围组织粘连,移动性差,表面粘膜会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糜烂现象,且生长速度很快。

一般常见于唇、舌及上下颌骨,其中多表现为范围不明确,基地较为坚硬的碟形溃疡;表面粗糙呈菜花样凸起或是向深部粘膜下层或肌肉浸润的肿物。而无论口腔新生物的性质如何,都建议一经发现及早就医,以便确诊。

迹象3:口腔粘膜异常

口腔的癌变同样也会反应在口腔粘膜中,口腔粘膜上分布着大量腺体,正常的粘膜应该是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呈鲜红色。当口腔粘膜颜色、形态发生改变时,如变成白色、红色、黑色或是变得表面粗糙时就要警惕是否是口腔癌发出的信号了。

临床上将浅白色或灰白色的口腔黏膜称之为口腔黏膜白斑,其主要是由于口腔黏膜发生角化性病变所引起,主要表现为粘膜性状改变,上下颌部、舌部居多。当白斑短期内增厚发硬,并伴有皲裂、出血等症状,则提示有可能出现癌前上皮增生。现有医学数据显示,其发生癌病的概率在5%至7%之间,且多发生于喜食烫、辣食物的中老年群体。

而与白斑颜色相同,但又较之更浅色的口腔粘膜表现有口腔扁平苔藓,多见于中年女性群体,症见灰白色或是白色条纹中间夹杂着红色粘膜,多呈网状、树枝状或环状对称性分布于颊黏膜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见扁平苔藓出现颗粒样增生,并伴有灼烧感。

同时,还有口腔粘膜红斑,其主要是指颜色鲜红,具有轻微痛感或是无痛感的天鹅绒样的斑块,它的范围固定边界清晰,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癌变的概率极高,可达85%以上。

再有就是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易发于上下颌、颊、唇、舌等部位,口腔黏膜逐渐变白,可见纤维样条索。在早期并没有什么常见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口腔刺痛感,特别是在进食烫、辣食物的时候疼痛感更加明显,到后期开口基本受限,无法进行正常语言交流,吞咽困难严重影响进食。

还有部分患者会伴有口干、发热、味觉减退等问题。当病变出现在舌部的时候,肉眼可见舌表面的乳头会出现萎缩情况。

除以上三方面以外,张口受限、口腔内牙龈异常出血、牙齿无征兆的松动或无法正常咬合、面部麻木口腔感觉异常、伸舌偏斜等迹象,都有可能是癌症正在靠近。

总之,对于那些口腔内不明原因的改变,无论是口腔内的功能改变、颜色改变,还是外形质地以及感觉等方面的改变,只要症状持续2周以上,不受药物及生活习惯调整所影响,且无任何要愈合倾向的,都应该被列为疑似症状。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由于口腔癌前期多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为主,很多症状与口腔如口腔溃疡、牙周病等类似,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期。

所以在生活中,口腔一旦出现以上异常,要及时就医,并定期请专业的口腔人员进行口腔检查。疑似症状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活检术来明确诊断,再结合X线、MRI等一系列的检查项目来评估肿瘤范围及分期,最终根据患者的情况及预后预测来制定治疗计划。

而在这个过程中,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工作,相信医生的专业性,切勿像案例中的王大爷,自认为自己只是简单的口腔疾病就不做活检,最终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总而言之,口腔癌涉及面颊、舌、咽、唇等多组织病变,严重危险患者生命。知己知彼远离高危因素,科学预防才能远离疾病,所以我们要从少食槟榔、戒烟限酒,远离HPV\HIV等病*感染、改善口腔环境等方面做起,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若出现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莫名长出的口腔新生物以及口腔粘膜异常如出现白斑、扁平苔藓等,要密切观察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进行活检以确定病情。

参考文献:

[1]傅锦业等."口腔癌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9.4():7.

[2]韩晟等."例口腔癌患者的流行病危险因素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8.1():5.

[3]高崇辉."如存在这些症状,要注意警惕口腔癌."().

[4]湘人."嚼槟榔嚼出口腔癌!这五症状不看就晚了."现代养生20():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