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简介
第三期与您见面啦!第三季度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淋巴瘤及血液肿瘤6大方向有哪些你不可不知的研究?让我们一起跟随专栏主编看看吧!本期,文献荐读栏目肠癌主编——浙医二院肿瘤内科主任、肿瘤学博士袁瑛教授将进行肠癌领域的相关文献荐读。巾帼展“瑛”姿,让我们跟随她的思想,一起探索医学文献之路!
肠癌主编简介
文献及译者简介
巾帼展“瑛”姿——袁瑛主编力荐:
连续肿瘤循环DNA检测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疗效的预测和监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译者
正文如下
背景新辅助化放疗(nCRT)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但对于不同肿瘤负荷和生物学行为的患者,该治疗模式的疗效存在较大差异。既往研究发现肿瘤循环DNA(ctDNA)可以反应肿瘤负荷,因此,连续实时监测ctDNA可能可以更有效地预测和监控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方法该项研究通过连续监测患者ctDNA预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放疗的疗效,监控肿瘤负荷变化,并明确患者预后情况。该项研究在多个中心收集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新辅助化放疗后接受手术治疗。使用NGS方法在四个时间点连续对患者进行ctDNA的检测,包括:基线水平,新辅助化放疗期间,手术前和手术后。图1:患者入组,ctDNA检测及治疗流程图结果研究最终发现,分别在四个时间点检测到患者ctDNA阳性的比例为75%,15.6%,10.5%和6.7%。29例术后ypCR的患者均未检测到ctDNA,远低于未达到ypCR的患者。类似的,ctDNA阳性率在术后病理反应等级ypCAP0-1的患者中要远低于ypCAP2-3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为ypT0-T2患者比ypT3-T4患者的ctDNA阳性率更低。通过18.8个月的随访,最终发现13例(12.5%)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而四个时间点ctDNA检测均阳性的患者,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MFS)更短。与此同时,研究最终在例患者中检测到个突变,基线ctDNA检测中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riantallelefrequency,VAF)更高的患者,预后更差,MFS更短。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在ctDNA检测中,携带有POLD1突变的肿瘤患者接受新辅助化放疗的疗效更佳。图2:四个时间点ctDNA检测是否阳性与MFS显著相关图3:与基线CEA,CA这些标志物一致,VAF表达丰度与MFS特显著相关说明该项前瞻性研究明确了ctDNA检测在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中的价值,可以有效预测患者的疗效,并更好地反应肿瘤的病理反应率及化放疗后的降期程度。在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了液体活检的评估,从而使得患者对新辅助化放疗的疗效评价更加准确和多元化。
主编点评
ctDNA为代表的液体活检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检测肿瘤携带突变和监控肿瘤负荷中,特别是针对无法通过影像学评估的辅助治疗,ctDNA可能可以反应辅助治疗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同样,在新辅助治疗中,通过ctDNA检测来更早明确患者的治疗反应,也是一种新颖并且非常有价值的方法。但目前,在ctDNA检测明确该患者群体治疗反应较差或预后较差时,尚缺乏相关的早期干预措施达到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目标,使得ctDNA的检测往往显得比较鸡肋。未来,相关研究需要在ctDNA检测的基础上,将患者精准分类,再通过早期干预,改变治疗措施,达到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目标。
——袁瑛教授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医悦汇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医悦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