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发表于《实用妇产科杂志》,36(6):-.
王登凤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青委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委员
?“同心?共铸中国心”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四川省分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女医师协会妇科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专委会委员
?美国妇产科杂志中文版杂志青年编委、《四川医学》青年编委
?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秘书
?四川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秘书
?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擅长妇科常见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在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四川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多项。
前言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EC)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之后,但已呈明显上升趋势[1]。EC分为两型: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如常见的子宫内膜样腺癌(uterineendometrioidcarcinoma,UEC)(1级和2级);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如浆液性癌(uterineserouscarcinoma,USC,也被称为乳头状浆液性癌,uterinepapillaryserouscancer,UPSC)、透明细胞癌(uterineclearcellcarcinoma,UCCC)、癌肉瘤、混合癌、未分化癌等特殊类型,多数EC的死亡病例源于此型[2]。近年来,Ⅱ型发病比例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其治疗也随之越来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