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大爷因为截肢疤痕处再次出现复发,李大爷入院后,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专科检查。做皮肤活检,病理显示:提示为纤维及肌组织中可见低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给李大爷制定以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李大爷病情有所好转。
男,65岁
皮肤鳞状细胞癌
年4月
放疗+化疗
30天
放疗后突出皮肤肿瘤较前稍好转
一、初次面诊
李大爷是一位农民,他每天都要下田耕作,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更是赤脚做事农活,不是砍柴就是耕地,一大把年纪总是闲不住。
李大爷被他儿子带到我这里来的时候,他老人家还在担心自家地里的菜,从李大爷儿子那里了解到病史,李大爷在两年前被确诊为左足小趾鳞癌伴溃疡,行左下肢截肢术。这次找到我是因为截肢疤痕处再次出现复发。“医生,我爸爸腿部越来越疼,做手术那个部位一直长不好,还一直肿痛,皮肤都烂掉了,医院找您了。”李大爷的儿子着急地说道。我仔细对李大爷左下肢截断处检查了下,跟他儿子说道:截肢疤痕出现明显的复发了,腿部出现菜花状溃疡,同时伴有出血坏死症状。马上安排住院。
二、治疗经过
李大爷入院后,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专科检查,李大爷的皮肤干弛,左下肢根部有一处约3.5cmx3cm大小的溃疡,边缘高,触之硬,基底较深,已深至骨膜,底面高低不平,表面有许多污灰色的痂皮和脓液,有恶臭味,周围皮肤潮红。
入院后我给其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提示:凝血、乙肝两对半、艾滋、梅毒、电解质、血糖、血脂、大小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做皮肤活检,病理显示:提示为纤维及肌组织中可见低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
考虑李大爷左下肢皮肤鳞癌、左下肢及腹股沟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多次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后,左上肺多发转移瘤经放疗及靶向治疗后肿瘤缩小,但左侧髂血管旁髂腰肌肿瘤考虑转移、较前增大,病情进展,可考虑局部放疗或外科手术切除、介入微波消融等,并联合全身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选定时间行左下肢残端肿瘤及髂血管肿瘤姑息性放疗,第1程DT30GY/15F,随后局部皮肤改电子线照射DT14GY/7F,髂血管肿瘤DT14GY/7F,治疗期间李大爷诉疼痛,我给予奥施康定止痛治疗,并行希美纳增敏治疗。由于李大爷左下肢局部皮肤肿瘤至皮肤破溃,渗液,再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
之所以给李大爷制定以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法,是因为皮肤恶性肿瘤,特别是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十分敏感,对鳞癌中度敏感。再加上化疗给予皮肤癌治疗,化疗是作为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一种全身性辅助治疗。
(病理检查报告单)
三、治疗效果
李大爷确诊为皮肤皮肤鳞状细胞癌复发,给予放疗+化疗治疗后,突出皮肤肿瘤较前稍好转,再使用头孢他啶抗感染,目前伤口愈合可。半年再随访一次,避免肿瘤复发,还算李大爷身体康健,没有其他疾病。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在家里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自己也要保持心情愉快。
2.患者禁止食用辛辣食物,要多吃健康营养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3.患者个人卫生要注意,选择淋浴,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以李大爷为例就不应该赤脚行走,应注意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出院后要记住隔日换药,术后12日拆线,病情变化随诊。
5.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术侧肢体的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半年内不要剧烈的活动,比如踢球。
6.患者在外出活动时避免过多的阳光照射,要和有害射线保持距离(比如X线),避免频繁接触砷,沥青等化学物品。
五、个人感悟
皮肤癌即皮肤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包括表皮、皮肤附属器、皮肤软组织、周围神经、黑素细胞、皮肤淋巴网状组织和造血组织等。还有一部分是发生在其他组织转移到皮肤的转移性肿瘤。
李大爷所患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常在一些皮肤病基础上发生,包括慢性溃疡、烧伤疤痕、盘状红斑狼疮、慢性放射性皮炎,长期HPV感染等,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部、手背等曝光部位,也可见于非曝光部位。
李大爷是以足趾发病然后截肢,相对少见,还好积极手术治疗后再行放疗+化疗治疗使病情好转。对于皮肤鳞癌患者治疗上最常见的是手术治疗,但若查出有转移或者手术禁忌症的情况,治疗方式可以使用光动力、放射治疗等,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手术治疗了。这还得多亏了医疗水平的发展,见面万千患者对癌的恐惧心理。只要主动配合,恢复的又快又好;再之出院时要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要牢记拆线复查的时间,配合医生后续的治疗。#医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