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30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医院承办,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年白血病·淋巴瘤高峰论坛——大会报告及院士论坛在“云端”盛大举行。众多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为我国肿瘤诊疗领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医脉通特整理本次专场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新时代放射免疫治疗——“双刃剑”还是“双剑合璧”?
在医院黄慧强教授和中国医院邱录贵教授共同主持下,医院于金明教授进行了精彩分享。
会议主持
于金明教授分享了对放射免疫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作用的思考,他首先提到放射免疫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双向调节肿瘤学免疫反应,最新研究发现节拍式低剂量放疗能够增强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性。随后于金明教授阐述了肿瘤远处转移的重要理论,包括传统的“种子与土壤”理论和最新的“转移前生境”理论。接着他系统说明了医学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节点意义的医学革命与挑战,并展开描述。肿瘤治愈有两种手段:“冰冷的手术刀”和“灼热的放射线”,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上已经达到了疗效的“天花板”。放疗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复发及远处转移,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如免疫治疗等对肿瘤进行治疗。之后于金明教授又从发展历程的角度叙述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事件。
于金明教授作精彩报告
于金明教授认为免疫治疗要“抱团取暖”,克服耐药,提高疗效,与放射治疗联合可能会达到“1+1≥2”的效果,其疗效取决于宿主免疫状况和肿瘤负荷。重塑肿瘤微环境可以克服免疫治疗的抵抗性,放疗可以重塑受照射和远隔肿瘤的免疫微环境。之后于金明教授强调二者联合并非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需要精准联合个体施治。未来肿瘤治疗的精髓在于规范、精准、创新,私人量身订制的个体化精准“智疗”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影像组学+系统生物学的“知行合一”模式是实现精准治疗的有力工具。
点评嘉宾
医院克晓燕教授和广州医院冯茹教授均认为于金明教授高瞻远瞩,从领域视角介绍了放射免疫治疗的进展,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并就放疗的适用情况、剂量大小、使用节点等实际问题,与于金明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以临床价值为帆,探究当代临床研究开展之道
在中国医院刘卓刚医院冯继锋教授共同主持下,医院吴一龙教授作了精彩分享。
大会主持
吴一龙教授主要分享了对临床研究过程的思考。他首先肯定了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对全球肺癌临床实践的贡献,并介绍了肺癌临床研究之路的全球性视野,一方面是从跟随到合作再到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利用资源优势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随后吴一龙教授结合自身临床实践——非小细胞肺癌说明了临床研究的过程,表示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了四个临床问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成功的治疗模式是否可用于早期治疗?是否需要辅助化疗?为什么均有EGFR突变但疗效不一致?靶向治疗与免疫微环境有何关系?吴一龙教授分别针对每个问题及解决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吴一龙教授作精彩报告
之后吴一龙教授总结道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辅助治疗研究改变了术后辅助治疗的模式,改变了对辅助化疗的传统认知;结果证实有RB1突变的肺癌患者应以化疗优先,靶向治疗效果与免疫的微环境有关。临床问题的解决需要个人有心、细心、恒心、耐心,需要团队的力量,更需要国际化视野之路,这要求临床医生拥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完成从临床医生到临床科学家的嬗变。
点评嘉宾
医院刘霆教授认为吴一龙教授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深刻剖析了临床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途径,给我国临床研究带来了很多启发。刘霆教授随后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和药物超适应症等话题与吴一龙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吴一龙教授认为,任何临床研究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原则是不变的;对于超适应症的研究,应该我国政策指导下合理进行。
高屋建瓴,盘点CML治疗现状及进展
在医院刘启发教授和医院张明智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医院黄晓军教授进行了精彩分享。
大会主持
黄晓军教授主要针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了阐述。他首先简要介绍了CML全球流行现状,随后详细阐述了CML治疗发展史,并表示靶向治疗已经成为CML的标准治疗手段。我国目前已经实现白血病相关基因检测标准化,首次明确了中国伊马替尼耐药患者ABL突变谱,且目前国际最大样本验证结果显示外周血可以替代骨髓用于CML分子学检测,使得检测更加方便、微创、可重复。随后黄晓军教授系统阐述了CML患者实现无治疗缓解的临床研究进展,表示实现无治疗缓解是可行的,而动态、规范化检测可以为治疗过程停药提供保障。
黄晓军教授作精彩报告
之后,黄晓军教授详细介绍了TKI耐药CML治疗的新靶点研究进展。他表示为了克服TKI耐药,寻找新靶点是关键,临床上可以探索TKI以外的靶标和联合治疗策略,如TKI联合去甲基化药物、TKI联合BCL-2抑制剂等,且目前越来越多国产创新技术和靶向药物涌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展示和认可。最后黄晓军教授提到CML患者的长期管理是一项挑战,用药依从性、合并症、经济负担等均会影响我国CML患者生存状况。
点评嘉宾
点评嘉宾
医院牛挺教授和润东医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姜海教授分别对黄晓军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牛挺教授认为CML的治疗已有了长足进步,是慢性疾病治疗的标杆,但CML治疗过程中TKI耐药及长期管理仍然是比较大的挑战,未来应着眼于此,进一步改善CML患者生存状况。姜海教授表示目前CML临床也受到疫情挑战,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临床研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