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犬肥大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复制链接]

1#

01诊断

肥大细胞瘤不一定会影响动物的精神食欲,一般通过体表,通过四肢,躯干等部位的肿块可初步判断为皮肤肿瘤,并进一步做细胞学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肥大细胞破裂会释放出肝素、组胺、血管活性物质等颗粒,这些物质释放到血管会导致局部组织的炎症。严重情况下,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外周血管舒张,全身低血压而造成休克甚至死亡,所以肥大细胞瘤诊断时最好避免过度揉捏。

微镜下的肥大细胞表现为小至中等大小的圆形细胞,其胞浆内含有大量小的着染为紫红色的均一性颗粒。有少部分肥大细胞瘤中的细胞颗粒不容易着染,故呈现上皮细胞样或巨噬细胞样,一般称之为“煎蛋样”表现。

虽然实验室常规染色都能染出这些颗粒,细胞学检查也很方便,但还是很有必要进行组织切片检查,且建议手术切下的组织要全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便判断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是否已经完全切除。

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该病的关键点之一,因此,疑似肥大细胞瘤的患犬应尽早进行细针穿刺检查。确诊病例表现典型的肥大细胞学特征,即:

大量同样来源的圆形细胞,呈现“荷包蛋样”外观。

在胞浆中可见大量嗜碱性染色颗粒。

视野下可见少量代表胶原溶解的粉红色无定形物。

因肿瘤级别不同而染色各异,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与肿瘤细胞同时存在。

通过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肥大细胞瘤的患犬,还应对其病灶和淋巴结进行触诊,并通过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脾脏/肝脏或骨髓取样来检查是否出现转移。

所有肥大细胞瘤患犬都应该进行粪便潜血检查,用来查证是否有胃肠道出血。一旦获取了相关的临床信息,医生便可对患犬状况进行临床分期,确认疾病的范围。

(详见下表)

肿瘤的分期是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局部远处淋巴结的转移、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等参数来确定的,其的实质是反映肿瘤的侵袭转移程度,是评价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范围、病程进展程度、转归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02治疗

犬皮肤肥大细胞瘤是犬发病率最高的皮肤肿瘤,是现在临床兽医师最常遇到,最容易诊断,但也是最容易误诊的皮肤肿瘤类型。这种肿瘤既简单又复杂,其病变情况和治疗几乎涉及肿瘤学所有方面。犬肥大细胞瘤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是否有不利于预后的因素和对临床症状的分级。

对于可以进行大面积切除的肿瘤,手术摘除是该部位最佳选择。对于肢体远端等不宜进行大范围切除的部位,治疗前进行组织活检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检查,然后根据其临床分级确定手术方案或者放射疗法。若未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单个肿瘤,应进行肿瘤边缘与底部2-3cm的大范围切除。

难以切除或无法切除的单个肥大细胞瘤,以及影响美容和生理功能部位的肿瘤可通过化疗。如病灶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曲安西龙,可缓解病情使肿瘤有效缩小。联合使用洛莫司丁和泼尼松龙或长春花碱,也可能会缩减肿瘤体积。一旦肥大细胞瘤转移或扩散便很难治愈,只能通过化疗和支持治疗缓解肿瘤并发症。

治疗原则参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