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些年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淋巴瘤这一疾病。虽说不叫“癌”,淋巴瘤却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位列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前十名。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缺陷、遗传等因素相关浙江大医院血液科主任金洁教授介绍,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感染、免疫缺陷、遗传等因素有关。“感染包括病*感染和细菌感染,比如EB病*、HIV病*等,细菌方面比较典型的则是幽门螺旋杆菌。免疫缺陷和遗传因素比较好理解,相比健康人群,患病风险会高一些。”
(浙江大医院血液科主任金洁)
金洁教授补充,除了上述三种因素外,由于某些工作性质,比如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或者暴露在射线下也有一定的风险。
淋巴瘤的分型多达余种正确的诊断是重中之重金洁教授说,根据瘤细胞病理特征,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霍奇金淋巴瘤较少见,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则占了大多数,又可细分出许多亚型。淋巴瘤的亚型极其复杂,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分型,淋巴瘤的亚型超过了种,不同的亚型所需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精准规范治疗,大多数淋巴癌患者的生存机会很大,而对于部分目前还无法治愈的淋巴瘤来说,只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也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显示,43%的中国淋巴瘤患者曾经遭遇误诊;患者从初次诊断到最终确定所患亚型,平均耗费时长为2.5个月。
淋巴瘤易误诊症状表现多样是重要影响因素为什么淋巴瘤容易被误诊?究其原因,金洁教授认为,由于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症状表现纷繁多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淋巴瘤的局部症状最典型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同时还可能伴有反复高烧、不明原因消瘦、严重盗汗等情况,但是淋巴瘤的症状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金洁教授提到,曾经她就碰上过一位患者,医院超声科的医生,有一段时间觉得浑身瘙痒,一开始以为是皮肤病,但相应治疗后总是好不了,辗转了许多科室,直到后来做了CT,才确诊纵膈淋巴瘤。
正因为淋巴瘤类型极多,鉴别诊断是非常有难度的。即使拥有多年经验的专科医生也不敢轻易下判断,更不用说是非专科医生。因此,为尽可能保证安全,一旦怀疑有淋巴瘤的可能,建议要到正规且拥有丰富诊疗经验的、医院进行诊疗。
专病专治助力患者精准诊疗作为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学科,浙大一院血液科的实力一直是大众有目共睹的,科室综合实力不仅在省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均名列前茅。年,浙大一院血液科亚专科中心之一——淋巴瘤诊治中心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求医。据金洁教授介绍,淋巴瘤中心平均每年接诊患者达到例左右,这是一个相对大的体量。当然,中心也完全具备相应的应对实力。
(浙大一院淋巴瘤中心)
金洁教授提到,由于公众对于淋巴瘤不了解加上对癌症的恐惧,患者和家属总是“谈癌色变”。其实,淋巴瘤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它的治疗过程本身没那么可怕。
临床方面,浙大一院淋巴瘤中心注重疑难病诊治,通过多学科及MDT团队合作,使众多疑难罕见病得到精准治疗。目前,淋巴瘤的治疗主要有放化疗、干细胞移植、新药临床、免疫治疗这四种手段。中心的淋巴瘤治疗新疗法包括免疫细胞疗法、免疫治疗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中心还致力于临床新方案的探索,作为牵头单位发起多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参与了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为初发、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新疗法。
(浙大一院淋巴瘤中心团队)
“不少病人听到新药会比较担忧它的效果或副作用,事实上许多新药是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的最好手段。有些新药加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不少淋巴瘤类型国内外指南均建议首选新药试验,说明新药可能会发挥更好的作用。还有一些新药在国际上已经被批准,在别的国家已经注册并使用,为了获批进入中国而开展临床试验。有些淋巴瘤经过常规放化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都没有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新药是有可能使患者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金洁教授解释。
在科研方面,浙大一院血液科有着丰硕的成果,共主持和参与十三五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数十项,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文章数十篇。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成果十余项,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提升公众及患者对淋巴瘤疾病及治疗的认知,12月6日,我们开展了‘浙大一院淋巴瘤健康讲座’,邀请广大患者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为患者答疑解惑。未来,此类活动也将会不定期展开。”金洁教授提到,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推进淋巴瘤亚专科的发展、为更多的淋巴瘤患者提供先进治疗,浙大一院淋巴瘤中心也将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注重专科方面人才的培养,在亚专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更加凸显淋巴瘤诊治方面的精准性。“归根结底,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获益最大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