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晨读酷似淋巴瘤的纵隔肿物 [复制链接]

1#

每日晨读

群内讨论

doctor/p>

考虑淋巴瘤?鉴别胸腺瘤

/p>

中年男性,查体见前纵隔占位,多结节融合,左侧肋骨破坏,血管漂浮,平扫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化验乳酸脱氢酶升高,考虑淋巴瘤。

日月

中心/p>

淋巴瘤?

二妹柠檬??????/p>

考虑淋巴瘤

张小林/p>

晨读考虑淋巴瘤

宇宙:

前纵膈肿块,多结节融合,血管包埋,纵膈淋巴结增大,胸椎骨质破坏,考虑淋巴瘤,鉴别胸腺癌

放射线:

前纵膈肿块,边缘可见分叶,包埋血管,胸椎及肋骨破坏,增强均匀轻度强化,考虑淋巴瘤,鉴别类癌。

由零开始:

病变位于前纵隔,有肿大淋巴结,骨质破坏,考虑胸腺类癌。

火焱:

考虑恶性,胸腺类癌可能大

春秋.:

中老年男性,前纵隔肿物,有分叶,边缘毛糙,强化中度,肋骨胸椎貌似有破坏,考虑恶性,胸腺癌?

光明:

淋巴瘤?类癌?

敬畏:

淋巴瘤

烟雨红尘,谁湿了谁的思念?:

淋巴瘤

金豆:

前纵隔占位,软趴趴的感觉,淋巴瘤,鉴别胸腺囊肿。

晕晕菜:

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

一切∮随缘:

前纵隔胸腺瘤,鉴别淋巴瘤

大雄:

有骨转移的话,需要考虑胸腺癌

必有路:

不典型类癌跟B1型胸腺瘤鉴别

临川江水:

中老年男性,前纵隔占位,有多结节融合征象,有骨质破坏,中度强化,首先考虑淋巴瘤,鉴别恶性胸腺瘤

杨长德:

淋巴瘤,胸腺癌

琅琊:

胸腺癌?

若晗:

胸腺占位,恶性先,胸腺癌先鉴别淋巴瘤

藏客:

考虑淋巴瘤

张建新:

支持胸腺癌,骨转移。

位移:

胸腺癌鉴别淋巴瘤

*精燕:

考虑淋巴瘤

良孑:

前纵隔肿物,有血管飘浮,支持淋巴瘤

耿??:

支持淋巴瘤,鉴别类癌

未来:

胸腺癌,鉴别淋巴瘤

放射小白:

男性55岁,颈根部、前纵隔、纵隔及右侧肺门见结节灶,左侧胸膜局部增厚,肋骨及胸椎骨质破坏,增强轻中度强化,结合LDH升高,首先考虑淋巴瘤,鉴别胸腺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

晓锁:

中年男性,体检发现,CEA稍高,LDH升高。影像:前纵隔软组织占位,部分融合,血管漂浮,增强轻度均匀强化,胸椎及肋骨骨质破坏,考虑恶性病变,淋巴瘤,鉴别胸腺癌。

街头诗人:

淋巴瘤首先考虑,骨质结构有改变,恶性首先考虑,纵膈恶性肿瘤不好鉴别,有的时候也就下到恶性!

周宇元-医院影像科:

纵隔多发结节,肺内结节,内乳淋巴结肿大,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肿瘤并转移,小细胞转移?胸腺癌?淋巴瘤?

孙晓峰:

首先考虑淋巴瘤

加勒比海蓝:

前纵隔肿物,增强中度强化,无坏死,纵隔另有肿大淋巴结,首先考虑淋巴结瘤

侃八条:

考虑淋巴瘤先

期:

前上纵隔占位,密度均匀,均匀强化,血管包埋,围而不侵,纵隔肿大淋巴结,胸椎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考虑淋巴瘤,鉴别胸腺瘤

lmg:

考虑淋巴瘤。

张世晓:

支持淋巴瘤

peek_knight:

倾向恶性肿瘤,胸腺癌可能,鉴别淋巴瘤。

病理结果

病例总结:

1、临床特点:本例男性55岁,无明显内分泌症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超敏CRP升高,癌胚抗原轻度升高。

2、影像特点:胸部CT:平扫,前纵隔肿物,基本居中,与周围结构局部分界不清。增强后显示轻中度强化。肿块沿血管间隙侵袭性生长,左无名静脉受压明显变形受侵。纵隔、右肺门多处大小不等淋巴结,左侧内乳淋巴结稍增大。右侧瘤肺交界面光滑,左侧凹陷,肺组织未见明显受侵。右肺中下叶可疑小结节。胸椎及肋骨骨质增生性破坏。肋骨骨折。

病理结果:胸腺不典型类癌。

3、病例小结:病人以胸痛就诊,无明显内分泌症状;前纵隔该部位肿瘤,胸腺瘤常见,乳酸脱氢酶偏高,55岁的年龄也较符合胸腺瘤,但胸腺瘤较少侵犯甚至包绕大血管生长、少有淋巴结肿大。

很多老师提到前纵隔占位+血管肿块内漂浮+内乳淋巴结增大+轻中度强化=淋巴瘤,淋巴瘤确有上述特点,但本例血管漂浮不明确,病灶强化不均匀,胸椎及肋骨可疑增生性转移,应想到胸腺癌或不典型类癌的可能性。

知识拓展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少见,占胸腺上皮性肿瘤的2%~5%。在年5月出版的《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分类中,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两大类: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扩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

大多数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不典型类癌(*勇教授曾经强调过:这一点必须知道,会有助于诊断)。胸腺非典型类癌(thymusatypicalcarcinoid,TAC)通常表现为前纵隔肿物,可伴库欣综合征。病理学诊断为确诊TAC的金标准。TAC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组织学表现,如实性细胞巢、点彩状、玫瑰样腺体及中心坏死的球形细胞,有时还可见钙化灶。世界卫生组织(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第4版)将TAC定义为:2个分裂象/2mm2,伴有坏死;或2~10个分裂象/2mm2,伴有或不伴有坏死[2]。免疫组织化学示TAC中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Cga、Syn、NSE为阳性。此外,ACTH、CD56、Ki-67和TTF-1也为阳性。肿瘤分期、复发和分裂象计数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1]。有研究报道,伴有异位ACTH分泌综合征的TAC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20%。TAC基本的治疗方案为手术R0切除,术后放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化疗的临床疗效亟需进一步研究[1-2]。同时,应开展更多研究来明确TAC的生物学特点,从而加强对TAC患者的综合治疗。

胸腺类癌好发于40~60岁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1。胸腺类癌侵袭性较胸腺癌低,属于低至中等程度恶性肿瘤。但是约80%侵犯邻近组织结构,20%~40%发生胸内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转移部位主要包括肺脏、骨、肝脏、脑等,一般表现为椎体成骨性转移。胸腺类癌影像特征:呈现纵隔偏侧性的生长,形态不规则,肿块体积通常较大,内见片状坏死区,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肿瘤内部可见细丝状明显强化小血管影,推测此征象可能在胸腺类癌的诊断中有提示作用。肿瘤边界常不清晰,沿血管间隙侵袭性生长,易侵犯邻近纵隔大血管、心包、气管、食管等结构。钙化少见。

鉴别诊断:包括发生纵隔的常见肿瘤性病变:胸腺瘤,胸腺癌,淋巴瘤等。

1、胸腺瘤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胸腺瘤CT上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包膜常完整,边界清,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清晰。侵袭性胸腺瘤常包膜不完整,沿纵隔间隙呈浸润性生长,常边界不清,与邻近结构脂肪间隙消失,但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资鉴别。

2、胸腺癌好发于中年男性,CT上表现与胸腺类癌相似,表现为前纵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常见囊变、坏死,边界不清,可侵犯邻近大血管,易发生淋巴结、肺内或肺外转移,但胸腺癌常可见斑点状、砂粒样钙化,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3、淋巴瘤好发于青年或50岁以后的中老年,中心向上、向下或同时向上向下生长,形态不规则,分叶状,密度多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坏死、囊变灶,坏死、囊变区边界清晰,钙化罕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肿块周围常见大小不等的淋巴结与肿块融合或孤立散在,还可见肺门、腋窝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灶累及邻近脂肪间隙,包绕大血管生长,但一般不引起血运障碍。

参考资料:《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年6月第22卷第6期。《胸腺类癌的CT表现并文献复习》,《中国肿瘤临床》年第38卷第23期。《胸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年第31卷第41期,《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年5月。中国肿瘤临床年第45卷第1期ChinJClinOncol.Vol.45.No.1

部分资料来源于:肺部影像联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