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医院石汉平教授团队在老年医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ofCachexia,SarcopeniaandMuscle》发表题为“Associationofsystemicinflammationwithsurvivalinpatientswithcancercachexia:resultsfromamulticentrecohort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讨论了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为代表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对肿瘤恶液质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肿瘤恶液质的疾病进展,治疗和干预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大数据依据。首都医科大医院博士生张琪,宋蒙蒙、张西为共同第一作者,石汉平教授为通讯作者。虽然系统性炎症反应是肿瘤恶液质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但是关于系统性炎症反应与肿瘤恶液质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还很有限。张琪等博士生通过对“INSCOC队列”数据的分析发现,肿瘤恶液质患者的NLR水平普遍高于一般肿瘤患者。NLR水平随肿瘤恶液质患者年龄和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同时NLR水平的升高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呈“倒L”型剂量反应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肿瘤亚组中保持稳健。该研究首次确定NLR作为恶液质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指标的最佳切点值为3.5(HR,1.51,95%CI:1.33–1.71)。NLR水平的增加与EORTCQLQ-C30量表所评估的绝大多数生活质量领域的恶化独立相关。此外,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NLR水平的升高也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图.NLR水平与肿瘤恶液质患者死亡风险比的关系该研究是目前研究系统性炎症反应与肿瘤恶液质关系的最大的研究之一,也是唯一探讨NLR水平是否与恶液质患者生存预后独立相关的研究。该研究不仅绘制了肿瘤恶液质系统性炎症反应分布地图,也为肿瘤恶液质患者的治疗干预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以NLR为代表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已被证实是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许多疾病预后评估的准确、简便、廉价的生物标志物,医院都可开展的常规检测项目,因此本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不仅如此,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临床干预加以纠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这对于监测疾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FC)资助。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