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黏液纤维肉瘤 [复制链接]

1#
患者男,66岁,发现右大腿上段肿物4年,近1月明显肿大伴不适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大腿皮下蚕豆大小肿物,无明显不适,未在意,医院就诊,肿物逐渐肿大。近1月明显感右大腿肿物明显增大如鹅蛋大小来院就诊,平素体健。超声检查右大腿上段偏内侧皮下层探及混合性回声团块,大小约78x43x52mm,边界清楚,形态尚规则,呈椭圆形,内部回声不均匀,内探及不规则形条索样强回声分隔及大片状液性回声区,部分液性回声区内探及密集光点回声,CDFI探及肿块内部及周边丰富血流信号。

MRI:

术后病理:高级别黏液纤维肉瘤

黏液纤维肉瘤曾被称为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特殊性的黏液性病变,具有明确的纤维母细胞特征,WHO将不含将肌源蛋白、成脂细胞、成软骨细胞的黏液样间质肿瘤命名为黏液纤维肉瘤。按照少细胞的黏液基质和多细胞的细胞密集区域所占比例,将黏液纤维肉瘤病理级别分为低级别、中级别、高级别。黏液纤维肉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生长的局部肿块,好发于50~80岁中老年人,平均年龄约53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以四肢及躯干多见,绝大多数肿瘤发多见于四肢、肩或臀部。位于皮下深层呈结节状肿物,多为单个,正常肤色或白色,一般直径约4cm,最大直径可达10cm,界限不清,无自觉症状。黏液纤维肉瘤超声表现:多位于皮下层,少数位于肌层,均为实性弱回声病灶,多数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少数可出现液化、坏死,血流信号可丰富也可不丰富。黏液纤维肉瘤的鉴别诊断:1、肌内黏液瘤好发于老年人,位于肌层浸润性生长的良性肿瘤,无转移,超声多表现为位于肌层的弱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可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不丰富,可有“亮环征”、“亮帽征”等特征性表现。肌内黏液瘤瘤内几乎不含血管,而黏液纤维肉瘤间质内均可见特征性的曲线形小血管。2、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发于四肢及躯干近端的皮肤及皮下层,呈侵袭性缓慢生长,复发率较高,多表现为不均匀弱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血流信号较丰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3、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常位于皮下脂肪层,超声常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弱、等或稍高回声团,边界清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内常可见与皮肤平行的条索样强回声。4、结节性筋膜炎常见于20~40岁成年人,分为皮下型、肌内型、肌间型,生长较迅速,有压痛,超声表现为单发椭圆形或分叶状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或欠清楚,形态多欠规则,液化坏死少见,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黏液纤维肉瘤确诊依靠病理诊断,超声检查在判断肿瘤侵袭深度及术后随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