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分享复合手术治疗延髓实质性血管母 [复制链接]

1#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和西方化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发病率第2位

患病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远低于美国及日韩,85%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即使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明显低于40%。相反,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

因此,结直肠癌进行早筛早诊对于降低我国结直肠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低早期诊断率的现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早筛结直肠癌?

我国结直肠癌人群发病率从40岁开始上升速度加快,50岁以上加快更为明显。建议从40岁以后开始考虑筛查,尤其是50岁以后者更应积极筛查。

但是有人会说,“我什么症状都没有,应该不需要筛查吧?”如果你抱有这种思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由于结直肠癌患者中约40%无明显警示症状,因此对于暂无症状者也不能排除结直肠癌。而对于有了相关症状和体征的个体,特别是便血、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腹部肿块等警示症状的个体,医院进行检查。

哪些方法可以筛查结直肠癌?

目前,医院与体检机构常用的结肠癌筛查方法有如下3种:

1、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英文缩写为FIT)

该方法是利用人血红蛋白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适用于人群筛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FIT检测。

2、多靶点粪便DNA检测

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粪便DNA分子检测,利用粪便中肠道肿瘤脱落细胞的特异性标志与FIT相结合,组成多靶点粪便检测。该检测方法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等优点,不仅进一步提高了FIT对结直肠癌的筛查敏感性,而且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的筛检敏感性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检测费用较高,推荐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整个结直肠癌筛查流程的核心环节。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到结直肠腔内壁,是发现肠道肿瘤最准确的方法,但结肠镜检查仍有一定漏诊率,主要发生在近端结肠,以锯齿状息肉和平坦腺瘤为主。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是保证结直肠癌筛查成功的关键。

筛查方法这么多,如何选择?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能够耐受检查,则推荐首选结肠镜筛查。如果拒绝直接接受结肠镜检查,可先采用FIT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确认。

当前所使用的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技术均有其优点和缺点,也都有漏诊的可能。只有定期规律筛查,动态监测,才可及早发现肿瘤,降低人群结直肠癌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病因还不明确,但导致其发病概率增高的相关高危因素正逐渐被认识,例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肥胖,吸烟等。因此,大众从生活方式角度来预防结直肠癌的话,建议/p>

1、避免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摄入;

2、增加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的摄入;

3、适度运动锻炼;

4、控制体重;

5、戒烟。

温馨提示

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显著症状,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复查:

1、在单个良性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大肠镜。

2、多个良性大肠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肠镜检查。

3、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病人可2~3年随访1次。

4、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病人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

5、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6、有家族史的,要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更为频繁的复查和监测。

我院东、西两院区均可做肠镜检查,有需要的患者可致电

1、东院区咨询电话-。

2、西院区咨询电话-。

医院消化内科

中医院消化内科为区级重点学科,下设消化内一科(西院区)、消化内二科(东院区)、内镜中心和专科门诊。科室坚持整体提升、精准诊疗、合作跨越的发展策略,秉承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内镜微创诊疗、中西医结合、慢性肝病防治作为发展方向,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水平消化疾病诊疗平台。

科普指导专家

张绍荣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综合内科主任兼消化内二科主任

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消化内科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真菌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缺血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IBS、消化道肿瘤、慢性乙型病*性肝炎、慢性丙肝及药物性肝炎的诊治,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胃镜、肠镜的检查、诊断以及内镜下治疗,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市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学术任职: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与微生态组成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肝脏疾病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女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

人才队伍

科室人员56人,人才结构及人才梯队建设日趋合理和完善,科室医师现有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8名、初级职称7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9名;护士人才结构: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20人。

诊疗范围

一、消化疾病诊疗范围:

1、食管疾病: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道异物、食管溃疡、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食管良性肿瘤等。

2、胃疾病:急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胃良性肿瘤、胃癌、原发性胃淋巴瘤、胃内异物等。

3、肠道疾病:急慢性肠炎、慢性腹泻、便秘、肠道菌群失调、肠息肉、下消化道出血、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肠道良性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伪膜性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缺血性肠病。

4、肝胆胰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查因、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肝脓肿等。

5、其他类:腹腔积液、不明原因腹痛、不明原因腹泻。

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1、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全面普及,内镜人次近例,内镜微创手术均在无痛下完成。

2、内镜下切除胃肠息肉技术非常成熟,每年达余例,降低了胃、结直肠癌发生率。

3、科室首创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新技术——内镜断流黏膜下切除术(EDSR)可以安全快速切除黏膜下肿物,为患者带来福音。

4、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超声内镜、隧道技术、胶囊内镜等高端内镜技术日益成熟,特别是ERCP及相关技术,救治了许多危重患者,将成为中心的一张名片。

5、肝硬化并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技术,已成为中心特色,挽救了众多患者生命。

6、ERAT技术:内镜下逆行阑尾冲洗,是一种简便、无创、无疤痕的内镜下微创手术,通过插管、造影,冲洗、引流等操作。达到快速减低阑尾内压、消退炎症的目的,而保留完整阑尾。避免了手术的创伤。

7、内镜下痔疮套扎术经内镜痔上粘膜套扎术该方法保持了肛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成整性,修复肛垫,不破坏或损伤痔组织,减少了传统的吻合器痔固定术和痔胶圈套扎术所致的相关并发症。

8、胶囊内镜检查,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

三、消化内科诊疗技术:

1、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技术(FibroTouch),可无创、定量地测定肝脏脂肪变、纤维化数据,明确诊断脂肪肝、肝纤维化,判断疾病发展程度,指导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

2、全套胃肠动力检查技术,包括食管测压、胃肠动力检测、肛肠测压等,为胃食管反流病、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便秘等功能性胃肠疾病诊疗提供有力的平台。

3、早癌筛查诊治技术,可向早癌高危人群提供HP检测、胃功能检测、胃镜精查、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一系列配套诊疗,从而将早癌扼杀在摇篮中。

4、幽门螺旋杆菌(hp)诊疗技术,可在C13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HP培养+药敏检测、HP抗体检测等最完备的检测手段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精准化HP根除方案,从而提高HP检出率及根除率,为患者带来福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