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睾丸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多以阴囊肿大和/或疼痛为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外伤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
外伤性病变有明确的外伤病史一般容易诊断;
感染性病变主要包括化脓性炎症和结核,二者影像表现相似,均具有感染性病变累及范围广的特点,即除睾丸肿大,内部坏死或脓肿形成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累及临近组织结构。
睾丸肿瘤发病率极低,大部分为恶性肿瘤,分为起源于睾丸曲精细管的生殖细胞肿瘤和起源于性索间质的非生殖细胞肿瘤;前者约占睾丸肿瘤的90%-95%,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内胚窦瘤、绒癌、畸胎瘤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等),其中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睾丸肿瘤,约占30%-35%。非生殖细胞肿瘤主要包括淋巴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血管瘤和纤维瘤等,其中又以淋巴瘤发病率较高。
精原细胞瘤对放疗敏感,非精原细胞瘤及非生殖细胞肿瘤以手术和化疗为主,而感染性病变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不同类型的病变在治疗方式方法上截然不同,疗效及预后也是天差地别,因此术前正确的诊断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表现一.感染性病变1.1睾丸化脓性炎症发病急,易伴发附睾及阴囊皮肤结缔组织炎,通常由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扩散而致。影像表现:
患侧睾丸肿大,密度减低(提示有坏死及脓液);
增强扫描呈薄壁均匀环形强化,其内液化坏死区无强化;
常同时累及邻近组织结构(附睾、阴囊及皮肤等),常合并睾丸鞘膜积液。
1.2睾丸结核相对少见,好发于青壮年,常由附睾结核直接蔓延引起,或由其他部位结核播散而来,病程长,单、双侧均可受累,多伴有附睾结核。影像表现:
患侧睾丸肿大,密度/信号不均,边缘模糊;
结核性肉芽肿形成时增强扫描呈持续性明显强化;
结核性脓肿形成时可见特征性串珠样强化;
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具有特征性。
70Y/M,阴囊肿痛半月余;CT示:双侧睾丸内稍高密度结节,增强扫描不均匀持续强化,其内小斑片状、斑点状液化坏死无强化区;双侧睾丸鞘膜积液,邻近阴囊皮肤略增厚,皮下脂肪间隙消失。病理:双侧睾丸凝固性坏死性肉芽肿,金胺O染色及结核PCR支持:结核病。二.生殖细胞肿瘤2.1精原细胞瘤是睾丸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好发于35-45岁的中青年。影像表现:
肿块多呈数个结节相互融合状,边界清楚,分叶状,无包膜,密度/信号较均匀,生长较快时可出现坏死;
少数病例可见点状钙化;
MRI-T2WI均质低信号(低于正常睾丸组织)是精原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是区分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的关键;
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强化、纤维分隔强化;
可发生腹股沟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47Y/M,右侧睾丸渐进性肿大半年;MRI示:右侧睾丸分叶状肿块,T2WI-FS低信号,T1WI略低信号,其内见点状长T1短T2信号(考虑钙化灶),双侧鞘膜积液;增强扫描病灶纤维分隔状强化。病理:免疫组化支持睾丸精原细胞瘤2.2胚胎性癌发病高峰年龄在25-35岁,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化,常伴有灶状出血及坏死;实验室检查AFP和HCG均有升高。影像表现:
不规则肿块,包膜不完整,平扫类似精原细胞瘤;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明显不均一强化,肿瘤内部及边缘散在明显强化区,静脉期造影剂快速廓清,呈「快进快出」表现;
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27Y/M,右侧隐睾术后10年,右侧腹股沟区肿胀;MRI示:盆腔内不规则分叶状实性肿块,T1WI、T2WI呈均匀略低信号,DWI呈高亮信号(提示肿块致密,细胞密度高),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包膜不完整。病理:恶性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结合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胚胎性癌。2.3畸胎瘤和表皮样囊肿畸胎瘤好发于4岁以下儿童,一般为良性,成人可见进展为恶性;因含有特征性的脂肪成分和钙化表现为混杂密度/信号,诊断不难。表皮样囊肿多见于20-40岁,表现为睾丸内无强化的液性密度/信号,包膜环形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在MRI上表现为病灶边缘出现「黑环征」。
进展为恶性的畸胎瘤
2.4内胚窦瘤又称卵*囊瘤,是婴幼儿最常见肿瘤,实验室检查AFP和HCG均有升高;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壁厚薄不均的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壁明显增厚,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另见散在片絮状强化。6Y/M,右侧阴囊肿大;CT示:右侧睾丸类圆形就肿块,边界尚清,密度尚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渐进性强化,内见片絮状更高强化区,以静脉期为著。病理:卵*囊瘤/内胚窦瘤。三.非生殖细胞肿瘤3.1淋巴瘤:是非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年龄较大,通常在60岁以上;影像表现与其他部位淋巴瘤的特点相似,主要表现为均匀密度/信号实质性肿块,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63Y/M,无意中发现右侧睾丸及腹股沟区肿块;CT示:右侧睾丸肿大,卵圆形均匀密度肿块,境界清楚,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右侧睾丸肿块及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同源性强化,均呈轻度强化,强化尚均匀,其内似见细小血管影。病理:生发中心样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3.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属于罕少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5-19岁为主,肿块通常较大,来源于曲细精管外周肌样细胞或原始间充质细胞,主要表现为不均质的囊实性肿块,密度/信号不均,肿瘤边缘见持续强化的实性结节。15Y/M,左侧睾丸肿大伴增大;CT示:左侧睾丸增大,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不均匀轻度强化,另右前壁结节状持续强化影。病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小结感染性病变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上多表现为密度/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常伴有临近组织结构受累。肿瘤性病变:临床表现相近,多以睾丸肿大伴疼痛为首发症状;睾丸肿瘤多为恶性,其中以生殖细胞肿瘤中的精原细胞瘤最为多见,T2WI均质低信号及纤维分隔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卵*囊瘤和胚胎型癌AFP和HCG常明显升高;淋巴瘤与精原细胞瘤平扫相似,但发病年龄明显高于精原细胞瘤。畸胎瘤及表皮样囊肿均有其特征性表现。因此仔细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能够做出正确合理的影像诊断。今日话题:CT/MRI在睾丸疾病鉴别之中,有哪些优势与不足?点击下方关键词即刻获取相应文章影像征象动图解剖血管压迫
肺绒癌腹内疝
脊髓肿瘤卵巢肿瘤
大气道肿瘤及肿瘤样变
肺囊性变踝关节MRI
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专业
消化道造影良性纤维性肿瘤
肝囊变
胸片
Poland综合征骨脓肿
腕创伤
关节软骨创伤
骨肿瘤空洞
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肿瘤节细胞瘤
GPA
胃间质瘤先天下腔静脉畸形ABC
作者
歲鈅如歌
编辑
胡青牛
责任编辑
晓倩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投稿转载
penglong_medical
hot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