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复发 http://m.39.net/pf/a_4467053.html1.概述 (1)概念
(2)肿瘤的组织结构
2.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1)肿瘤的异型性
(2)肿瘤的生长
(3)肿瘤的扩散和转移
(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5)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6)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肿瘤的命名原则
(2)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的概念
(3)癌与肉瘤的区别
4.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1)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2)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5.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1)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2)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3)其他类型肿瘤
6.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1)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
(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本章复习思路
核心考点:四大鉴别——
1.良性肿瘤VS恶性肿瘤
2.癌VS肉瘤
3.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
4.异型性、分化程度与恶性程度
◆重要记忆点:
癌前病变?
恶性肿瘤的特点?
某种肿瘤是恶性/良性?
◆复习方法: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记牢!
一、概述
(一)肿瘤的概念
在各种致瘤因子的长期作用下,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二)组织结构
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
1.实质——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体,是决定肿瘤特性的成分,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都是由瘤细胞的特性来决定的。
2.间质——瘤细胞间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成分。各种肿瘤的间质基本相同,无特异性。
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重点
关键:注意3个术语的关系:“异型性、分化程度、恶性程度”
(一)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
恶性肿瘤——明显的异型性。异型性——区别良、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包括:
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低倍镜下:瘤细胞排列紊乱和失去正常的层次和结构。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高倍镜下:瘤细胞和细胞核的多形性。
瘤细胞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甚至出现奇异瘤巨细胞。
细胞核增大(核/浆增大),大小和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多核或奇异核,核染色深,染色质呈粗颗粒状且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仁肥大,核分裂象多见,并可见不对称或多极等病理性核分裂象。
胞浆多偏嗜碱性。
经常考的一句话
分化越?异型性越?恶性程度越?
结论:
分化越高——
异型性越小——恶性程度越低
(二)肿瘤的生长
1.肿瘤的生长方式
①膨胀性生长——良性;
②外生性生长——良性、恶性;
③浸润性生长——恶性。
2.肿瘤的生长特点
(1)生长分数——肿瘤群体细胞处于增殖阶段(S期+G2期)的细胞比例。
生长分数越大,肿瘤生长越迅速。
(2)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肿瘤的生长主要取决于瘤细胞的生成大于丢失的程度。
(3)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血管形成的能力是恶性肿瘤细胞能否生长、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前提。
(三)肿瘤的扩散和转移
1.直接蔓延
恶性肿瘤细胞由原发部位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血管、淋巴管侵入和破坏周围组织器官,并继续生长和扩大,如晚期乳腺癌可穿过胸壁而进入胸腔,晚期宫颈癌可侵入直肠和膀胱。
乳腺癌直接蔓延到肺
2.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在远处器官内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重要考点:转移——恶性肿瘤最肯定的诊断依据。
(1)淋巴道转移——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肺癌首先到达肺门淋巴结;
乳腺癌首先到达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2)血道转移——肉瘤常见的转移途径。
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
结肠癌血行转移到肝
(3)种植性转移
发生于体腔内器官的肿瘤,如胃癌癌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大网膜形成转移癌。
胃印戒细胞癌种植到小肠系膜
(四)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重点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大体形态 边界清楚,常有完整包膜。切面色泽、质地与发源组织相似 边界不清,无包膜,偶有假包膜。与发源组织差别较大
分化程度 细胞分化成熟,无明显异型性 瘤细胞不同程度分化不成熟,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象 少或无 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生成速度 缓慢 较迅速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浸润型生长
继发性改变 坏死、出血少见 坏死、出血、溃疡形成,继发性感染等常见
复发 基本不复发 常易复发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对机体影响 较小,局部压迫、阻塞为主 危害大,除压迫阻塞外,浸润破坏组织器官,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晚期常出现恶病质
◆良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病理学区别——异型性。
◆诊断恶性肿瘤最肯定的依据——转移。
(五)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和/或生物学行为介于两者之间。
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六)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良性肿瘤
(1)局部压迫和阻塞
(2)继发性改变——如子宫黏膜下肌瘤,伴有子宫内膜浅表糜烂或溃疡,可引起出血和感染。
(3)激素增多症状——如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分泌大量生长激素,引起巨人症。
2.恶性肿瘤
(1)继发性改变——可因浸润、坏死而并发出血、穿孔、病理性骨折及感染。
(2)恶病质
(3)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和副肿瘤综合征——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
三、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周老师整理)
肿瘤性质 命名原则 举例
良性 组织来源+ 瘤 脂肪瘤、平滑肌瘤
恶性 上皮组织来源 癌 鳞状细胞癌、腺癌
间叶组织来源 肉瘤 脂肪肉瘤、骨肉瘤
其他特殊命名的肿瘤——常考点!——注意那些貌似良性、实则恶性的瘤子!
①在肿瘤前冠以“恶性”,如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
②以母细胞瘤命名,如神经母细胞瘤等;
③以人名命名的恶性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淋巴瘤),尤因瘤(Ewing瘤);
④含两个以上胚层的多种成分的肿瘤,如畸胎瘤;
⑤多发性良性肿瘤称瘤病,如神经纤维瘤病。
肉瘤——软、湿润、鱼肉样
肉瘤——网状纤维丰富
★重点——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 肉瘤
组织来源(本质不同)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常见、多见于40岁以后成人 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
大体特点 硬、灰白、干燥 软、粉红、湿润、鱼肉状
组织学特征 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纤维组织增生 瘤细胞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见于癌巢周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多有网状纤维
转移 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好发部位 皮肤、黏膜、内脏多见 四肢、躯干多见
(二)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和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的概念——★重点
1.癌前病变
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不及时治疗,有的可能转变为癌。
常见的癌前病变:
①大肠腺瘤;
②乳腺纤维囊性病;
③慢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
④皮肤慢性溃疡;
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⑥黏膜白斑(粘膜白色病变);
⑦肝硬化。
癌前病变?TANG
皮肤结肠慢溃疡,
粘膜发白胃炎肠。
肝脏硬化大肠瘤,
乳腺里面有了囊。
2.非典型增生
指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基础。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浓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象。细胞排列紊乱,极向消失。
轻度——上皮层下部1/3
中度——上皮层下部1/3~2/3
重度——超过上皮层2/3,但未达全层。
3.原位癌
癌变仅限于上皮层内,常累及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未侵破基底膜。
鳞状上皮原位癌有时可累及黏液腺体,但尚未侵破腺体基底膜,仍为原位癌,称原位癌累及腺体。
上皮内瘤变——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
轻度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Ⅰ级
中度——Ⅱ级
重度+原位癌——Ⅲ级
宫颈原位癌
(上皮内瘤Ⅲ级,CINⅢ)
4.早期浸润癌——原位癌伴有早期浸润,所谓早期是指仅有微灶浸润。
A.胃肠道癌早期浸润——浸润的癌细胞仍然在黏膜层内;
B.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灶的范围限于自基底膜起至5mm深度的间质。这种浸润只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小于1mm者——不会伴有淋巴结转移,仍可按原位癌治疗;1mm-5mm者,少数可有转移。
四、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一)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乳头状瘤;
2.腺瘤。
(二)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1.鳞状细胞癌发生部位:
①原有鳞状上皮覆盖部位;
②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
肉眼:质硬、灰白、干燥,呈菜花状、蕈伞状、息肉状、坏死、溃疡形。
镜下:癌巢中心有角化珠,细胞间有细胞间桥。
镜下:
①高分化鳞癌:角化较明显,有较多癌珠形成;
②中分化鳞癌:多为大细胞型,角化轻微,无角化珠;
③低分化鳞癌:多为小细胞型,缺乏角化和细胞间桥,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均很明显。
2.腺癌
①腺癌:分化较好,形成腺样结构。多见于胃肠道、胆囊、子宫体;
②黏液癌:多见于胃、结肠。
镜下:印戒细胞,黏液池。
肉眼观:癌组织灰白湿润,半透明胶冻样(胶样癌);
③实性癌或单纯癌:低分化腺癌,分化低,不能形成腺样结构,癌巢为实体状。
癌巢少而间质纤维组织多者——硬癌;
癌巢较大、较多,而间质纤维组织少,质软者——髓样癌。
五、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一)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1.平滑肌瘤——好发于子宫、胃肠道。
2.脂肪瘤——好发于四肢、肩背、颈部皮下。分叶状。
(二)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1.脂肪肉瘤
好发于大腿及腹膜后深部。
肉眼观鱼肉样,镜下见瘤细胞多种多样,可分为:分化成熟型、黏液样型、小圆细胞型、多形性。
2.骨肉瘤——运动系统-骨肿瘤
起源于骨母细胞。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多见。切面灰白鱼肉状,出血坏死多见。
镜下见明显异型的梭形、多边形肉瘤细胞,肿瘤性骨样或骨组织——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3.平滑肌肉瘤
多见于子宫,也可见于腹膜后、肠系膜、大网膜及皮肤。
(三)其他类型肿瘤
1.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
最常发生于足底部、外阴及肛门。大多由交界痣恶变而来。黑痣如发生迅速增大、溃破、发炎及出血,常是恶变的象征。
2.畸胎瘤
生殖细胞肿瘤。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的组织成分。
最常见于卵巢和睾丸。
①成熟性畸胎瘤:预后好。
②未成熟性畸胎瘤:可见未成熟的神经组织组成的原始神经管、菊形团、神经母细胞瘤成分及骨或软骨等。
六、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了解,或可部分放弃。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癌基因
原癌基因(细胞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的与病*癌基因相同的DNA序列。
如C-ras、C-myc等。
2.抑癌基因
(1)概念:在细胞繁殖中起负凋节作用的基因,其丢失或灭活时,可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
①Rb基因
②p53基因
3.凋亡调节基因和DNA的修复调节基因
①Bcl-2:抑制细胞凋亡;
②bax:诱导细胞凋亡。
4.端粒、端粒酶和肿瘤
5.微小RNA
(二)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
(1)间接致癌剂
多环芳烃(致肺癌、胃癌);芳香胺类(致膀胱癌);
亚硝胺类(致食管癌、肾癌);*曲霉素B1(致肝细胞性肝癌);
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
(2)直接致癌剂
烷化剂、酰化剂;金属元素:镍、铬、镉、铍。
2.物理性致癌因素
(1)电离辐射
X、γ射线、亚原子微粒(β或α粒子、质子、中子)辐射和紫外线——皮肤癌、白血病。
(2)热辐射、慢性炎症刺激、异物(石棉)、寄生虫等。
3.病*和细菌
(1)DNA致瘤病*(3个)——重要!
病* 相关疾病
HPV(人类乳头状瘤病*) 子宫颈和肛门生殖系统的鳞状细胞癌
EBV(EB病*) 鼻咽癌和伯基特淋巴瘤
HBV(乙型肝炎病*) 肝细胞性肝癌
(2)RNA肿瘤病*
HTLV-1(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Ⅰ)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
(3)细菌
HP(幽门螺杆菌)——胃癌、胃低度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
(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1.遗传。
2.肿瘤免疫:
发生了肿瘤性转化的细胞可以引起免疫反应。
1.“癌前病变”最确切的概念是
A.癌肿的早期阶段
B.良性肿瘤发生了癌变
C.一种恶性病变,不可逆转
D.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
E.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但必然会发展为癌肿
『正确答案』D
2.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
A.发生的部位不同
B.肿瘤的颜色不同
C.肿瘤的质地不同
D.发生的年龄不同
E.组织来源不同
『正确答案』E
3.对肿瘤的错误描述是
A.癌比肉瘤多见
B.肉瘤多发生于青年人
C.癌的淋巴道转移比肉瘤多见
D.称瘤的都属良性
E.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
『正确答案』D
4.黑色素瘤定性
A.原位癌
B.良性
C.恶性
D.交界性肿瘤
E.炎症
『正确答案』C
5.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是
A.癌
B.肉瘤
C.母细胞瘤
D.类癌
E.临界肿瘤
『正确答案』B
6.原位癌指
A.侵破基底膜
B.不典型增生超过2/3,仅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
C.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
D.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2/3处
E.累及上皮2/3以上
『正确答案』B
7.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
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C.高度恶性的肿瘤
D.有较大的异型性
E.与起源组织相似
『正确答案』E
8.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粘膜白斑
B.溃疡性结肠炎
C.十二指肠溃疡
D.乳腺纤维囊性病
E.大肠腺瘤
『正确答案』C
9.癌细胞团中有较多癌珠存在,可诊断
A.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B.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C.高分化腺癌
D.低分化腺癌
E.未分化癌
『正确答案』B
A.癌
B.肉瘤
C.母细胞瘤
D.精原细胞瘤
E.霍奇金淋巴瘤
10.胚胎性肿瘤是
『正确答案』C
11.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是
『正确答案』B
12.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
『正确答案』A
A.EB病*
B.乳头瘤病*
C.乙型肝炎病*
D.HTLV病*
E.疱疹病*
13.鼻咽癌
『正确答案』A
14.宫颈癌
『正确答案』B
——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Ⅰ
A.癌前病变
B.交界性肿瘤
C.癌内瘤
D.原位癌
E.非肿瘤性病变
15.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伴非典型增生
『正确答案』B
16.胃窦部黏膜重度不典型性增生
『正确答案』D
17.肉芽肿
『正确答案』E
18.结肠腺瘤
『正确答案』A
A.交界性肿瘤
B.早期癌
C.良性肿瘤
D.恶性肿瘤
E.癌前病变
19.仅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胃肠道癌称
『正确答案』B
20.未成熟型畸胎瘤属于
『正确答案』D
医考包过:临床执业及助理包过必看,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