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CO刘耀教授谈淋巴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885956.html
来源:肿瘤资讯

年11月12日~15日,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花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规模盛大,覆盖多学科,为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有幸邀请到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刘耀教授,为大家介绍淋巴瘤的发病及治疗现状、缓解后的治疗策略及新药时代下的精准诊断。

刘耀教授

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血液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MDS/MPN学组成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血液病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重庆医学》《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JHO、LeukemiaResearch等SCI杂志审稿人。主要从事于淋巴瘤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队创新课题1项,在国外SCI收录期刊、国内统计源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

刘耀教授:淋巴瘤,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年国家癌症统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为7.34/10万,较往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就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分析而言,它目前多发于年轻成人和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之所以出现发病上升趋势,可能与它的发病机制相关,包括环境因素、人群的遗传背景、与病*和细菌感染以及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目前,我国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与欧美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据美国的癌症中心统计,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70%,而我国低于40%;国外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达90%以上,而我国仅为70%左右。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较低的原因,与国民的经济条件、治疗的依从性以及规范性,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我们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大力推广淋巴瘤的全程管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我国淋巴瘤的整体诊治水平。

B细胞淋巴瘤患者缓解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选择

刘耀教授:淋巴瘤目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可治愈的肿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在以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时代下,B细胞淋巴瘤的治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B细胞淋巴瘤而言,是否需要在诱导缓解以后继续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仍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观点,其一,美国的NCCN指南已将造血干细胞移植,从B细胞淋巴瘤的缓解后巩固治疗中删除;其二,欧洲与我国的指南,目前认为对于高危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缓解后仍需要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来巩固治疗。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对于B细胞淋巴瘤,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整体诊治中还需对患者进行危险度的分层。对于IPI评分为高危的患者,包括细胞起源为非生发中心以及存在“双打击、双表达”的患者,在一线免疫化疗达到完全缓解以后应该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来进行巩固治疗,以提高该类高危患者的整体疗效。

新药时代下淋巴瘤的精准诊断策略

刘耀教授:新药时代下如何实现淋巴瘤的精准化诊疗和个体化治疗,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实际上,淋巴瘤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新药时代下,如何辨别分子生物学水平高危人群,尤其是遗传背景高危人群,是后续确立治疗方案的关键。

目前,淋巴瘤的精准分型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以DLBCL为例,最初通过免疫组化区分细胞起源,为GCB和非GCB型;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基因表达谱,分为生发中心型、B细胞型、与第三类的DLBCL。目的是能够对DLBCL进行危险度区区分,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最近我们注意到,包括Staudt教授团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对于DLBCL的4分类,甚至出现了7分类,目的为更好地区分异质性的肿瘤。

我们应该针对淋巴瘤不同的发病机制,不同的突变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为MCD型,可能针对CD79B和MYD88突变的患者,选择BTK抑制剂进行治疗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果患者存在PI3K通路的异常,那么选择PI3K抑制剂治疗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等等。

未来在淋巴瘤的精准分型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利用单细胞测序,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分选,得到更精准的基因分型,避免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判断造成的影响。第二、未来更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