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0岁老人患结直肠肿瘤,微创手术为他摘除 [复制链接]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肠镜检查的普遍开展,呼吁广大民众重视胃肠镜筛查,越来越多的人们经过肠镜检查发现了“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到底是什么?要不要紧?

有些患者以为是普通息肉,不予重视,等到恶变则悔之晚矣。

有些患者看到“肿瘤”二字,非常紧张,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近日,消化内科主任周建波成功为一位90岁的老爷爷完成了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目前老爷爷恢复良好,已如常进食。

一周前,这位老爷爷因为长期便秘在我院消化疾病诊疗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周主任在他的直肠里发现了一处侧向发育型肿瘤,由于考虑到老爷爷的年龄较大,已是耄耋之年,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积极沟通后,决定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入院后经充分术前准备后,由周主任历时近两小时,在内镜下将肿瘤完整剥离下来(ESD切除),术中少量渗血,无穿孔,经热凝钳处理术后创面,剥下来的标本固定后测得病变大小为:5.0cmx6.0cm。术后老爷爷安返病房,连连夸赞周主任的操作技术。

ESD标本展示

消化内科每年都要开展数千例肠腺瘤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同时,不少患者因“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问题来咨询门诊。

一、“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到底是什么?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为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类平坦型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非息肉性腺瘤。

二、“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会癌变吗?

LST是指直径超过10mm,沿结直肠管腔蔓延而垂直浸润浅的结肠病变,隆起高度小于病变直径的1/2。病变浸润深度通常与其直径相关,病变越大,浸润深度越深。有人将其归类为平坦型隆起型腺瘤性息肉,但是其在形态以及生物学行为上有较大的差别。实际上它具有比腺瘤性息肉更高的恶性潜能,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进展期结直肠癌中大约有17.2%是由LST发展而来。

三、发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怎么办?

由于LST恶性潜能高,一旦发现肠道侧向发育型肿瘤都应该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展,而处理方式目前主流的有内镜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方式。

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由病变浸润深度决定,对于局限于黏膜内的LST内镜下治疗是首先方法;而对于已经浸润至黏膜下层或更深的LST则有淋巴转移的风险,外科手术是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病理类型并不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浸润深度浅,无淋巴结转移的绒毛腺瘤、管状腺瘤、黏膜内癌、不典型增生均可进行内镜下手术进行切除。已经有研究证实ESD是LST安全而有效的处理方式。根据内镜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追加手术。如术后病理为良性,即为治愈,定期复查即可;如有局部癌变,但标本的切缘没有发现癌细胞,则不需要追加手术;如有癌变,切缘有癌细胞,追加手术进行根治。

四、“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微创治疗

消化内科几乎每月都要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行ESD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具有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