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得淋巴癌的人越来越多5大因素易诱发 [复制链接]

1#

昨日早上,小王匆匆忙忙挂了门诊,一进到医生诊室就发问:“医生,我无意中摸到自己脖子这里有一个淋巴结肿块,这不会得了淋巴瘤吧?我越想越害怕,医生,你快帮我看看!”

淋巴结肿大是否就是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就是淋巴瘤。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淋巴结肿大之后就特别紧张害怕,感觉自己已经患上淋巴瘤。但其实我们的淋巴系统是一个免疫系统,引起淋巴肿大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病*感染,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医源性原因等都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

当然,也不排除淋巴瘤原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去分辨排查。

如何简单分辨淋巴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

1.淋巴瘤没有肿痛感:如果是炎症导致的淋巴肿大,那么在保护免疫的作用下,患者往往会出现肿痛感,而淋巴瘤一般是没有这种肿痛感的。

2.淋巴瘤会持续增大:大多数情况下,淋巴瘤增长的速度是较慢的,当发现自己淋巴肿大两个星期后还继续增大时,需尽早就医,查明病因。

3.软硬程度:如果感受到的触感是偏软的,那么一般多为炎症;如果肿胀触感偏硬,则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4.是否会移动:普通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胀在触摸时是会前后左右移动的,但是肿瘤引起的肿胀一般是不会移动的。

此外,除了淋巴结肿大,患上淋巴瘤,患者还可能出现三个方面的全身性症状,包括:①发烧38℃以上,并且连续3天以上,无感染情况;②盗汗,也就是在入睡后出汗;③消瘦,在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

当怀疑自己有淋巴瘤倾向时,最好是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在诊断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和骨髓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是B超、CT及PET/CT检查,尤其是PET/CT检查。如果出现怀疑的影像,那么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来说,病理学检查是判断淋巴瘤的金标准。

淋巴瘤五大诱因

近年来,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相关数据显示,淋巴瘤每年的新发病例为6-8万人。而且更喜欢对儿童与青少年“下手”,众多调查数据也显示,淋巴瘤的新发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

遗憾的是,关于淋巴瘤的发病病因没有很明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几方面最主要:

1.遗传因素:淋巴瘤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和遗传易感性,如果有一名以上的直系亲属患淋巴瘤,那么家庭成员患癌风险更高,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相同的致癌因素。

2.免疫因素: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可以应对机体内突变或癌变的细胞,但如果免疫系统屏障被破坏,那么就极容易发生感染的情况。如免疫缺陷的艾滋病患者就是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如果长期有熬夜、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方面的问题,也会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更容易遭受疾病侵袭。

3.病*跟细菌感染:EB病*感染的淋巴瘤包括Burkitt淋巴瘤、淋巴瘤样肉芽肿病、NK/T细胞淋巴瘤、某些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肠道T细胞淋巴瘤等病*是引起淋巴瘤的“罪魁祸首”。所以警惕病菌跟细菌的感染,可以有效预防淋巴瘤的发病。

4.物理因素:相关研究表示,大剂量的辐射会促进人类恶性淋巴瘤的发病,像日本广岛事件的人群中淋巴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这种情况或与癌基因被激活、细胞突变、DNA损伤与错误性修复和染色体畸变有关。

5.化学病因:烷化剂、芳香胺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化学致癌物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呈相关性。其它的像农药、化学肥料的使用,也会导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增长。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增加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的风险,与此类因素相关联的人群应该要提高防范,做好淋巴瘤的预防措施。

当发现自己有异常的淋巴结肿胀情况时,也不要采取一些“道听途说”的方法自行救治,避免因为错误施治,导致病情加重。例如近年来常被提及的按摩消肿法!

淋巴肿块按摩不仅不消肿,或会加重病情!

用按摩来消除淋巴肿块,这种方法不建议采用。首先患者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淋巴肿胀,而且淋巴按摩手法会力度不当,反而可能造成淋巴循环不畅、静脉曲张、组织内水液瘀滞等问题,甚至还可能造成肿瘤淋巴转移,加重病情。

一般出现淋巴结肿大其实是淋巴系统与病菌或异常细胞对抗失败的结果,所以当发现自己有异常的淋巴肿胀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根据医嘱用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