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确认识子宫内膜癌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20%-30%,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在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已经占据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位居第二位。

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

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大部分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

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

大部分子宫内膜癌属于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直接相关。缺乏孕激素对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过度增生的状态,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完全不清楚。

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由于无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长期持续雌激素作用致使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2.子宫内膜癌三联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个单位(kg/m2),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增加9%。与BMI<25的女性相比,BMI在30~35期间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大约增加1.6倍,而BMI>35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3.7倍。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病风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高血压者增高1.8倍。

3.初潮早与绝经晚

4.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与之相反,每次妊娠均可一定程度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5.卵巢肿瘤

有些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常产生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引起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内膜癌。应对存在上述疾病患者常规行子宫内膜活检。

6.外源性雌激素

单一外源性雌激素治疗如达5年以上,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10~30倍。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替代治疗则不增加罹患内膜癌的风险。

7.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性非息肉样结肠直肠癌(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患者发生结肠外癌的风险增高,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胃癌等。

林奇综合征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2%-5%,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的发病年龄较早,建议结肠镜检查或妇科筛查从20岁开始。

8.其他

三苯氧胺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修饰剂,既可表现出类雌激素作用,也可表现为抗雌激素作用,与不同的靶器官有关。三苯氧胺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可导致内膜增生,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增加。

9.生活方式

目前已知有些生活方式因素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包括饮食习惯、运动、饮酒、吸烟等。

子宫内膜癌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70%~75%的患者为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约55岁。

2.症状

(1)阴道流血:少数早期子宫内膜癌可能无任何症状,临床上难以发现。但90%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为各种阴道流血。

1)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症状,90%以上的绝经后患者以阴道流血症状就诊。阴道流血于肿瘤早期即可出现,因此,初次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早期患者约占70%。

2)月经紊乱: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围绝经期妇女,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仅占5%~10%。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淋漓不尽甚至阴道大量出血。

(2)阴道异常排液:早期可为少量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晚期因肿瘤体积增大发生局部感染、坏死,排出恶臭的脓血样液体。

(3)疼痛:多为下腹隐痛不适,可由宫腔积脓或积液引起,晚期则因病变扩散至子宫旁组织韧带或压迫神经及器官,还可出现下肢或腰骶部疼痛。

(4)其他:晚期患者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可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3.体征

在子宫内膜癌早期,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阳性体征。因多数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因此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