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安慰剂是什么,安慰剂一般是指没有药效,没有毒副作用的模拟药物。个人理解,这个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些类似。
年美国有本杂志里早就总结过,其实很多病不用打针不用吃药,靠人体的自愈能力就完全可以康复。现在很多人不信中医,信西医,就是所谓的循证医学。但是西医就一定那么可靠么?在那本杂志里就记录了一些病只靠护理康复的速度是要比用了药的病人好的更快。
对于安慰剂效应的作用机理,应用范围,甚至治疗效果,现有的医疗技术都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这就要说到,现有的科学,医疗水平,都是一样的很有问题解释不来,别以为你看到的科学就是完美的科学,有科学这个词也才几百年。人类不懂的还很多。我主要想说的是,别搞封建迷信,但也别搞科学迷信。)本书作者原版也是循证医学的拥护者,他本人就是一名临床医生,但是做这样时间久了,不免发现很多自愈的案例,这些案例颠覆了他的人生观,只有他上TED分享过自己的新健康理念:“治病是为了健康,那有何必要拘泥于循证医学?只要能让人健康,不就好了么?”为此他获得了超百万的点击量(要知道这是外国!要在国内估计早就上亿了。)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在报告中指出,自愈是生命体在遭遇侵害或出现变异等情况下,维持个体存活的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这本书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这句话。
先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年,美国心理学家报告过一个案例,一位淋巴肉瘤晚期患者莱特,被医生告知活不过一周,但他恳求医生为他注射了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新药。肿瘤在一周内迅速减小,本来该嗝屁的莱特居然可以下床走路了。全家人欢欣鼓舞,上街扭秧歌划旱船,庆祝了半天。(还是那句话认真,你就输了。)但两个月后,有另一个人公开质疑新药的疗效,因为他的一个亲戚吃了新药还是嗝屁了。莱特听后备受打击,也开始怀疑人生(我为什么要说“也”?),肿瘤就像气球一生气又大了起来。医生一看情况不妙,又开始忽悠莱特,“我这有更好更纯净的新药,比绝命毒师造的还纯。”于是莱特又磕了新药。但真相是,医生给他的胶囊里放的就是玉米面,和我们这卖给老人的保健品一样。没想到肿瘤又软了,莱特家人又跳了一上午秧歌清楚,可是没想到。两个月后美国医学会又故技重施,大肆批评这种新药对肿瘤根本没用。莱特心想,这狗日的医生,晃点我两次。我再也不信这个骗子了。于是一赌气,死了。(其实他也是心眼小,你就是直接啃的玉米,只要肿瘤小就可以了,在乎是什么药?)这就是安慰剂效应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个例,不能重复验证的就一定不是科学。
再来一个案例,“乳房内动脉结扎”手术曾一度被认为是治疗心绞痛的标准疗法。后来有个医生突发奇想,在一次研究活动中,给一半的患者做“假手术”,也就是与真手术组完全相同的操作,麻醉、开刀,但并没有真的结扎。试验结果表明,有71%假手术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而接受真手术组这个数值只有67%,说明该手术并没有什么卵用。所以有些手术也是可有可无的。(这是说那个时代,你别用现在比,现在好很多了。)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有效的安慰剂一文,提出只注射生理盐水,还是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被治愈了。(说道这里必须要插一句,我住院时因为气管切开,无法吃饭,是靠鼻饲去弄进去糊状的东西。但是正好是冬天流到胃里我就胃疼,但我说不了话,按手机打字表示我胃疼,那帮护士就给我来这套,告我是吗啡,一会就不疼了,结果我还是疼。最终我母亲想出了加热的方法,才让我脱离这种痛苦。等我再见那护士时我说了这个事,她高兴坏了,说那是真疼,不是安慰剂能解决的。。。)
安慰剂效应越来越受重视,发展到现在,现代医学中任何一种新药都要先做实验,排除安慰剂效应。最关键的是,安慰剂效应不是仅仅只对低智商人群起作用,哪怕是科学家,心理学家,医生,安慰剂效应一样对你起作用。而且安慰剂效应不止对于心理治疗有效果,对于一些肿瘤案例也有明显效果。
有数据显示,79%的医学生会表现出他们正在研究的疾病的症状。他们接触大量病人,慢慢觉得自己也有这些症状,最后他们也得偿所愿,(所以不要觉得医生麻木不仁,不麻木点早死完了。)他们这种情况被心理学家称为“反安慰剂效应”,所以千万别跟孩子说,你家都是心脏病,遗传下来你也会得。他一认真,你就输了。这种从小就得到的心理暗示,很有可能会进入人的潜意识,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想法会伴随他终生。
还有一个关键的知识点你要知道,安慰剂效应是可以在你知道这是安慰剂的时候也起作用。有对比实验数据表明,只要你了解安慰剂效应的相关知识,哪怕你知道你使用的是安慰剂他也会调用身体的相关机能让你更快康复。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部记录片,讲的是一个孩子脑子有肿瘤,当他自己知道脑子里有肿瘤后,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幻想,在宇宙中漂浮这一个坏人的星球,好人会开着宇宙飞船去攻打他,几个月后有一天,他的飞船在宇宙中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坏人的星球了。结果是他去CT检查,脑部肿瘤已经完全消失了。(我是一个经常觉得自己记性很差的人,看来从现在开始,我要告诉自己,我是有多么的过目不忘。)
安慰剂效应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你相信自己会更好和你认为自己会得病之间的博弈。”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会让你心情愉悦,也会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
最后,作者总结了一个六部疗愈法。我来简单记录一下,希望对你也有正向的帮助。
一、相信自己可以疗愈自己。
(上面我说了半天,就是想让你知道,积极和消极的心理暗示都会对你的身体产生作用。)
如果你是病人,想象一下自己健康的样子。越具体越好哦。还有就是别跟自己说否定句。诸如“我不相信我会抱病终生。”相信我潜意识都是傻子。在他听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会一辈子病恹恹”。告诉自己肯定句,“我一定会健康。”
二、找到恰当的支持。
要找到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依靠,比如一个非常有资历的专家医生,你对于他的信任,首先就能让你好一半。
三、倾听你的身体和直觉。
别等到肺都咳出来了,才想起来戒烟。
四、诊断疾病的根源。
想想清楚,现在身体上的疾病,是不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一进办公室就浑身不自在的时候,也许就是你的潜意识在提醒你,该换工作了。
五、给你自己开处方。
内心的孤独,压抑,恐惧也许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审视一下,是不是这些负面的心理状态影响了你的身体健康。
六、对结果放手。
作者有个病人,在作者的帮助下治疗好了20年的老病,但当他最后得知自己只是‘话聊“就可以治愈的病,却足足花了20年。结果他抑郁了。导致他几乎每天都无法起床。作者也只能在一旁,“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对于病人来说,其实就是“望着大河弯弯,终于敢放胆”。别执着于结果,那样心里不放松,你就做不到对结果放手。
放下执念,六根清净,积极面对,也许等你越过山丘,才发现好多人在等候。祝每一个看到这里的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