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次旅游前的体检发现一颗要命的巨大炸弹 [复制链接]

1#

家住内蒙的萍姐今年刚从化工厂退休,想着好好享受一下退休后的悠闲时光,于就就邀约几个好友准备一起到西藏旅游。可是西藏虽美那也毕竟是高原,为了保险起见,几人在出发之前决定做一次体检,看看身体能不能适应高原条件。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萍姐的腹部超声发现肚子里长了一个巨大肿瘤,这个肿瘤直径已经接近10厘米,但她却没有任何感觉!突如其来的噩耗彻底让她懵圈,哪里还有心情去旅游?

随后,萍姐辗转就诊于老医院,有的医生建议手术,有的医生建议靶向治疗,萍姐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最终在朋友的推荐下,她预约了首都医科大医院腹膜肿瘤外科李雁教授的专家号,李教授从萍姐的检查和化验中得知,肿瘤中心出现了坏死出血,而萍姐也出现了轻度贫血,于是就安排她尽快住院。

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却不容乐观!肿瘤位于右上腹腹膜后,与十二指肠、下腔静脉、右肾血管、右肾及输尿管紧紧包裹在一起,一方面难以判断肿瘤来源,诊断和治疗方案需要多学科专家讨论;另一方面手术也涉及腹膜后肿瘤专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普外科等专业领域。

因此,李雁教授在6月25日报请医务处组织了一次全院会诊,邀请了泌尿外科、血管外科、胃肠肝胆肿瘤外科、介入治疗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放射科、核磁室、麻醉科、输血科等十几个科室的专家参与,从各个专业角度讨论萍姐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最终达成一致共识:腹膜后肿瘤来源不明,间质瘤、副神经节瘤、恶性神经鞘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等均不能除外,恶性可能性大,多个脏器受累,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虽然患者目前没有血压升高的症状,但副神经节瘤也不能除外,这种肿瘤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可能诱发继发性高血压,术中可能出现血压剧烈波动,甚至循环衰竭,建议术前进行至少两周的控制血压、扩容、纠正贫血等准备。为了手术安全,萍姐和家属也同意了这一方案。

图为腹膜肿瘤外科李雁主任、血管外科罗

7月12日,经过两周多的精心准备,医务处再次召集了腹膜肿瘤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胃肠肝胆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共同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保障方案,因肿瘤可能侵犯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手术可能需切除部分十二指肠甚至部分胃、胆管和胰头;肿瘤还与右肾及右肾血管、下腔静脉关系密切,术中依据右肾及血管受侵情况,可能需切除右肾进行自体移植,也可能需完全切除右肾,若左侧肾静脉也受累,可能需切除并重建下腔静脉。李雁教授强调要以“万全之策”备“万一可能”,术前继续充分扩容、积极备血、备人工血管及器械、肾灌注保护液及肾移植器械、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及设备等。

7月14日,李雁教授早早来到手术室,他知道这又是一次艰难的历程,又是一次对团队的挑战!在麻醉诱导时,患者便开始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最高达mmHg,持续泵入降压药才控制住血压。泌尿外科蔡建良主任医师、血管外科罗小云主任医师先后上台接力手术,随着肿瘤供血血管逐步被结扎,患者心率最低下降到了36次/分,这说明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术中冰冻病理结果给出了答案:副神经节瘤!术前充分的扩容、降压准备,极大地减轻了术中麻醉液体管理的压力,在麻醉科赵斌江主任的精密管理下,手术过程中血压平稳,移除肿瘤标本时也没有发生明显的血压下降。最终,手术完整切除了腹膜后肿瘤和肿大的淋巴结,还保住了十二指肠、下腔静脉和右肾,手术成功拆除了“炸弹”!手术时长整整9小时。

7月15日,术后第1天,李雁教授查房时,萍姐才透露说这一天正是她的生日,术前因为对未知结果的恐惧,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如今手术成功,家里人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